上海日趋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皖北小城萧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志愿组成医疗队前往上海疫情防控第一线,支援核酸检测,43岁的孙峰就是其中一员。
孙峰是萧县孙圩子镇卫生院的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在了解到组建援沪医疗队信息后,没来得及和家人商量,他第一时间主动报了名。3月31日清晨5点,孙峰与援护医疗队迅速集结,带着全体萧县人员的真情牵挂和疫情防控必胜的信念,奔赴上海疫情防疫第一线。
到上海后,孙峰在短暂休整培训后,迅速投入到核酸采集工作中。早晨5点前起床,快速洗漱,“披挂”整齐,奔赴“疫”线,开始采集。不敢喝水、不敢吃饭,有时也会因突发情况工作到半夜,甚至是整夜无休,但孙峰从来没有因此有一丝懈怠,一直在默默坚持着,每天采集人数都在800人以上。
4月12日,上海最高温度达到33℃,从萧县出发的时候,温度还比较低,加之出发紧急,孙峰没有准备短袖短裤等清凉衣物,只能身着厚衣在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内持续着高强度工作。在汗水一次次浸透衣服后,孙峰中暑晕倒了。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孙峰醒来后连喝了6瓶冰水,不顾劝阻再次投入工作。直到2小时后,队长发现他脸色煞白,给他了“死命令”,他才同意换防休息。
随着上海市疫情形势的变化,核酸取样也由集体采集改为“集体采集+上门采集”。作为医疗队的男同志,孙峰主动要求前往没有电梯的多屋住宅楼上门采集。就这样,孙峰一个人在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有阳性病例居家隔离的楼栋里上下奔波,一家一户上门采集核酸。
核酸采集工作不仅辛苦,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但孙峰没有丝毫抱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早日实现抗“疫”胜利默默努力着,用暖心的笑容、耐心的服务、忙碌的身影、辛勤的汗水默默擦亮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底色。(董孟 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