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灵璧县渔沟镇突出“三个抓手”,进一步夯实阵地基础、压实工作责任、提升教育实效,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电教远教”成为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公尺”的“大众课堂”。
抓牢队伍建设,夯实阵地基础。该镇坚持软硬件并重,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配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强、电脑水平精的镇村站点管理员队伍,设置AB岗,明确党组织书记为电教远教站点负责人,为党员电教远教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每季度召开全镇党员电教远教工作专题会议,交流经验、剖析难点,齐抓共管,不断提升远教站点管理水平。做到播放站点全部建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播放办公室,合理配置投影仪、桌椅、音响等配套设施。每月开展全镇远教站点硬件设施排查,及时对播放效果不佳的远程教育站点设备进行更新替换。
抓细督查考核,压实工作责任。该镇将电教远教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清单”、村级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结合年度党员电教远教工作要点,采取“月初提醒+月中调度+月末紧盯”的方式,确保全镇20个站点网络通畅,确保电教远教学用规范化、常态化。采用定期调度和不定期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19个村级站点使用情况建立台账,实行周通报、月调度、季度研判、年度评比制度,充分调动站点管理员抓好远教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抓好学用结合,提升教育实效。该镇充分发挥远教终端作用,科学设置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精心制定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培训。通过“万村网页”、党务公开栏、村文化广播等途径,做好节目预告,每月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平台精品节目不少于4学时。将远程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将远程教育融入“三会一课”,推动站点日常学用与党内组织生活有机融合。大力推行“站点+基地+农户”模式,依托郑楼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学用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基地资源优势和致富能人技术优势,定期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远教平台的实用性。(姜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