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王寨镇杨集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1359户居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群众生活不富裕,村级集体无经济收入,生活环境脏乱差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村级的发展进步,2018年被市级认定为重点督导村。杨爱武就在这时任村党总支书记,为此,5年来,他以高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村两委班子一直共同致力于“三农”发展,见证了一个低收入村的蜕变。
抓实党建 建设头雁班子。村子弱,根在班子弱,支部有组织力,村子有凝聚力,开展工作才能水到渠成。杨爱武在挨家挨户了解村情、收集民意之后,开始提升村子党建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实行党员包片联户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党小组作用,筑牢教育党员的‘阵地’。建立起‘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综治网格员+群众’网格管理体系。”杨爱武说道。同时,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每月进行民主评议,实行积分管理,做合格党员,做先锋党员。杨集村班子凝聚力和党员队伍战斗力大幅度提高,支部班子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同飞”的局面。
抓好产业,农民与村集体双丰收。为了帮助农民增收增产,杨爱武积极引进帮扶工厂,累计吸纳30多人务工;积极申报项目,打造高标准农田,累计治理土地7000亩。农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的落后,造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居环境面临很大的压力。杨爱武与村两委班子认真分析这一情况后,积极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他们积极筹措资金,清除垃圾、淤泥,加固河堤,清理生产生活垃圾上百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在实现村级集体脱壳上下功夫。杨爱武认识到,要想发展,靠的是村班子的带头作用,靠的是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于是,杨集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仅此一项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万元;2019年通过多方努力申请建立村级光伏电站,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25万元;2020年又申请150万元建立肉牛养殖基地,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不负韶华,接力乡村振兴赶考路。杨爱武说:“我是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我的工作岗位在农村,我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就要抓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改善人居环境,抓好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振精气神,干出新气象,奋力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赶考路。”(杜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