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萧县王寨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广大干群,探索“党建1+N”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条“工厂进村、居家就业、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1+N”帮扶模式中,“1”是指党组织牵头引领,利用帮扶资金在王寨村建立帮扶产业基地。据了解,王寨镇乡村振兴产业2019年总投资7200万元,占地76亩,其中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办公及住宿3千平方米。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安徽好事多服装有限公司及安徽斯利普家纺投资入驻企业,通过企业租赁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N”是指该镇各村帮扶工厂。镇党委、政府通过盘活镇村帮扶工厂,与基地企业牵线搭桥,积极承接小件服装和延伸产业链加工生产任务。通过“1+N”发展模式,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该镇通过推进“1+N”帮扶,打造了“造血型”长期稳定增收项目。为村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引导他们靠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激发了村民、脱贫群众增收的内生动力,使他们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做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工厂将民营企业的帮扶带动力量有效引入农村,将产业链条延伸到乡村,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通过建立工厂,村委会每年可获得租金收入3万-5万元;努力搭建稳定就业平台、返乡创业平台,大力培育服装加工产业,形成了以新耀家纺、安徽好事多服装有限公司等大小服装企业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成为初具规模服装产业加工基地,直接带动上千人就业。以打造“皖北特色服装小镇”为目标,按照服装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瞄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组织企业抱团发展,实行加工、技术、品牌、销售等领域分工协作,努力打造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协作化发展的服装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杜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