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战场。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淮南市潘集区夹沟镇机关干部郑义娜,从一开始的防疫小白,到现在的防疫百科,在此期间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数据在疫情防控中可谓是重中之重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郑义娜最擅长的恰恰就是数据汇总分析和信息整理归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指挥部最担心的就是各类数据模糊不清,最可怕的也是各类信息不能快速通畅传达,以至于后续无法用数据解答各类防疫难题。不管是提供各类数据还是解答各种问题,她总是能手到擒来,对答流畅,以至于后来同事们都笑称,只要是疫情防控方面的疑难问题,咱得问问娜姐,心里才算真的有底,怎么做也得问娜姐,唯有问过才不会觉得跑偏。
郑义娜不仅有数据分析和业务知识方面的独门绝技,更有一副古道热肠,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热心肠的娜姐。娜姐的热心肠不仅体现在生活中,更体现在为群众服务上。就拿采茶人员返乡这件事来说吧。那是4月16日的下午,郑义娜接到了外地采茶人员的求助电话,电话里反馈说有30名左右的夹沟采茶人员会于晚上10点左右到达淮南东高速收费站,希望夹沟政府派人接他们回家。郑义娜在收到此消息后第一时间上报,夹沟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署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将夹沟人全部接送回家。在跟各村协调并安排好居家隔离措施后,于晚上7点,郑义娜便火急火燎地出发了,带着乡亲们的希望出发了。
到淮南东高速收费站后,郑义娜就傻眼了,原以为只有30多人,没想到这里却足足有231名采茶人员要回家,整整坐满了4辆大巴车。在请示过潘集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意见后,郑义娜当即决定,一定要把这里所有人全部安全接送回家。这个决定的背后是沉甸甸的231份回家的希望,潘集区疫防指挥部当场指示,务必带所有群众安全返乡。
时间已是当晚11点,很多人为了回家已经在车上度过7个多小时了,眼看堵在了家门口,情绪非常躁动。眼下当务之急是安抚好众人的情绪,尽快完成落地检,早点回家。郑义娜逐一登车,看着那一张张焦灼的面孔,她眼眶一热,哽咽着说:“我是潘集区夹沟镇疫情防控办的,我现在代表政府来接大家回家。”这句话说了4遍,热烈的掌声也整整响了4遍,感激的话更是说了一箩筐,每一位采茶人也都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在接返的过程中也出了一点小插曲。在确定人数的过程中,郑义娜细心地发现了其中还有7名谢家集区和3名田家庵区采茶人员。这10名非潘集人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带回潘集区的,但也不能把这10名群众就这样丢在这里不管不问啊。于是郑义娜便开始着手联系谢家集区和田家庵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谢家集区疫防指给出的回答是,人员所在村去接;但田家庵区疫防指一直处于占线状态,联系不上。这10名群众眼巴巴看着郑义娜,好像把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她身上。郑义娜对照着名单,逐户逐户开始联系群众所在村,其中有5名谢家集区群众很快就被所在村接走了,有1名谢区群众是被朋友接走了,唯独还剩下1名谢家集区群众和3名田家庵区群众联系不上接车人员。一边是221位焦急等待回家的潘集群众,一边是4位没人接的外区群众,郑义娜的责任心让她无法放下这4名群众。这时已经是夜里11点了,时间在慢慢地流逝,现场群众的情绪也开始躁动不安起来,大家都在等着郑义娜最后的决定。
郑义娜当即做出决定,用洪亮的声音说:“回家的路上,一个也不能丢,我保证把每个人都安全送回家中。”说完她便开始先安排小车把田区的人直接送回去,再跟谢区群众的家人联系之后,把仅剩的这1名谢区群众带回潘集老家暂住,等疫情过后再返回家中。问题解决后,现场的气氛马上变得欢快起来,大家仿佛看到了可爱的家、温暖的床。所有人的去向安排好之后,落地检很快地做起来。终于在凌晨3点,221名潘集群众、1名谢区群众,坐上了回家的专车。
在凌晨5点时,所有的群众都回到了温暖又可爱的家,而此时整夜都表现得精神十足的郑义娜,一下子失去了所有支撑,瘫坐在副驾驶,疲惫不堪地回到宿舍,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倒在床上就沉沉睡去。(黄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