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大新镇:香椿发出“致富芽”
来源: 尹赛南 2022-04-15 09:36:45 责编: 代明俊 许梦源 夏朝阳

IMG_20220413_174335_edit_937584236244955.jpg_副本

“大爷,这香椿咋卖啊?”“红油椿15元/斤,黑油椿20元/斤”连日来,这样的对话每天都会在太和县大新镇农贸市场上演。

阳春4月,正是香椿应市之际,位于太和县大新镇广缙村400多亩的土地上,每天都有辛勤劳作的村民,细心掰下香椿头,放到篮筐中。不久,这些扎成小把的香椿头便会投放到农贸市场,端上百姓餐桌。

IMG_20220413_174437_edit_935671720705664.jpg_副本

香椿被称为“树上的蔬菜”,以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清脆爽口备受青睐。近年来,大新镇党委、政府抓住香椿耐贫瘠、适应性强、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投入产出比高等特点,充分依托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不断扩大香椿种植规模,大力发展香椿产业,并加大对深加工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目前,该镇香椿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香椿深加工企业17家,主要以生产香椿酱、香椿牛肉酱为主。此外,由安徽省农业科技研究所、县国投公司共同投资1200万元的香椿加工基地正在筹划实施中。

“椿芽要的就是鲜嫩,地处大新镇的香椿占据了地利优势,交通发达,到太和甚至阜阳都很方便,销路完全不用愁。2020年,太和香椿成功申报了国字号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并被列入了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名录。大新镇作为太和香椿的主产区,每年年产值6000多万元,可带动500余户村民就业,为村民致富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大新镇农业工作分管领导王彬介绍道。

“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诗中描绘之香椿读之口舌生津,观之食指大动,食之唇齿生香。下一步,大新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挖掘开发香椿的食、药、用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扩大香椿种植规模,进一步拓宽香椿深加工途径,延长香椿产业链,丰富菜篮子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尹赛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