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记中的“我”是颍东区枣庄镇李庄村一名基层防疫人员刘彬雅,同时也是一名驻村工作队人员,驻村工作日记是驻村工作的一部分,记录了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真实地反映基层一线防疫人员的付出与辛苦!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全区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以及全区各条战线凝聚起的召之即来、来战有我、有我必胜的信心。
4月6日,星期三,晴
突发的疫情,把我封闭在新华的家中3天了,前些天,我一直焦急地等待单位的工作证明,想回到工作岗位李庄村去,与同事们一道在防控一线贡献力量。
“妈,我的工作证明收到了。”早上,我告诉母亲要出发了。
“儿行千里母担心,疫情严峻,干好工作,保护好自己,平安回来就是最棒的!”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跟你哥都是党员,这个时候你们要有责任有担当。”
组织的召唤,是使命,更是责任。我立即前往下派的枣庄镇李庄村,疫情期间,道路管控,我骑上电瓶车去村里,无论道路的远近,我必须要到我的岗位上去。
终于到了,给家里开视频报平安时,两岁的儿子也出现在镜头里,萌萌地问:“妈妈去哪啦?”母亲在一旁告诉他:“妈妈去保护更多的小朋友了,你喊妈妈加油。”“加油!加油!”是的,我应该加油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保护好共同的家园。
4月7日 ,星期四,晴
今天到村庄里向大家宣传防疫知识,增加村民的疫情防控意识,“不聚会、不聚餐、多居家、少走动,不信谣、不传谣”,叮嘱村民“出门戴口罩,有事情及时向村里报备。”村民也很热情地回应我:“你们辛苦了,放心吧,我们不会外出的。”
群众对防疫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还是让人很欣慰的。
白天的另一项工作是到本庄的5个卡点去查岗,查看值班值守人员工作状态,查看每个卡点的往返车辆及人员的信息登记情况,提请大家精排查细登记,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核酸查验措施,不漏一车、不落一人。
夜里在张庄卡点巡逻时见到一位67岁的老党员,我们问他怎么还没有睡觉,他说:“我不能睡哦,今晚该我值班,我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起执勤的一位大学生志愿者说:“每次来的时候,老大爷都准时站着在卡口那儿,有村民通行时,他问得仔细、查得严实,严谨细致的态度,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学习。”
67岁的老党员不享清福,主动来当志愿者,坚守在一线,奉献着光和热,让我十分动容。放眼全国,有那么多的老党员引领着、榜样着新党员,何愁战胜不了疫情?
我们必胜!坚定的力量从心底油然而生。
4月8日,星期五,晴
今天村里要全员核酸检测。
早晨5:30起床洗漱,快速吃完早餐,到村部广场集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我这一组负责信息登记,特别感谢组织给大家配齐防护设备,这是人生第一次接触防护衣,也是第一次当“大白”。负责宣传的同事给我拍了张工作照,我很感动!工作与生活一样,从来不少动心瞬间。
随着参检队伍的越排越长,工作量也逐渐增大。我这边也慌张起来,一边要登记好信息,一边要维持现场秩序、解答居民疑问,时刻提醒村民保持2米安全距离。
12:30,大家只能扯着嗓门大声地喊……烈日当空,嗓子冒烟。
15:30,参检的队伍逐渐变短,桌上的检测标签越来越少,我的声音也越发沙哑了,随着我们组最后一名村民核酸检测完毕,今天的登记工作也圆满结束,紧绷的神经松弛了许多,才想起来没顾得上喝口水。统计一下数据,我们组共登记了774人。
从早上8:00坐到下午16:00,一共8个小时,我的肩膀、背部都已僵硬,大腿也麻了,喝了同事递过来的热水,才有力气缓缓地站起来。
此时,大家看上去面容疲惫、皮肤晒红,相对来说,我的这点“小状况”已是幸运多了。
此刻,对于担当与奉献,我有新的理解:勇担当,比奉献,争作为。
4月9日,星期六,晴
与村干部一起排查完未采样人员,回到村部住所已是凌晨01:12。安静的夜晚、安静的村部,在人们的熟睡中,我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前进中的事业难免有坎坷、有反复,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就会有力量,一如我们身边选择吃苦奉献的医护人员、城管人员、警察同志、环卫工人、基层干部,他们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不分昼夜,不辞劳苦,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折射出榜样的力量!(刘彬雅 戚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