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担当,近日,五河县民政部门采取超常规措施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切实发挥好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作用。
主动发现。县民政局向全县民政系统发出通知,要求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体进行走访,同时摸排因疫情影响的困难家庭。局里组成4个社区疫情防控督查监测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全县养老机构、城关镇18个城市社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的同时主动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发挥民政部门牵头社会组织的优势,引导全县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访特殊困难家庭,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先后发放口罩7000个。
简化程序。对新申请社会救助对象暂时取消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环节,避免人员集聚、当面接触。急难型临时救助在24小时内先行救助,待疫情解除后再完善相关手续。自3月份疫情发生以来,通过简化程序全县审批农村低保80户163人,非农业低保9户16人,特困供养24人。发放临时救助97户,发放救助金 37.75万元。
及时发放救助金。及时足额通过“一卡通”发放3月份农村低保金19501人,资金853.5万元;重度残疾人补贴9326人,资金69.945万元;贫困残疾补贴8412人、资金56.563万元;特困供养3611人,资金281.3万元;孤儿326人,资金36.186万元;村级大病救助基金救助254人,资金37.7736万元。
扩大范围。暂时取消临时救助户籍限制。疫情防控期间未能正常复工复产的本人困难人员和外地来五务工有固定住所的困难人员且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本人申请后,由困难发生地县级民政部门按照急难型,给予一定金额的小额临时性救助。(白善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