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祁门县塔坊镇河长办开启无人机巡河新模式,一架小型无人机朝着该镇阳光村方向飞去,在旸坑河段上空上下、来回盘旋,执行河长制巡河任务。
在该镇河长办电子遥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程文昊正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随时留意无人机巡河的视频画面,并将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随后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通知本河段村级河长,以便对河道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
“喂,李飞平书记吗,无人机正在旸坑河阳光村段巡河,发现旸坑河下游存在菜叶、塑料瓶、枯死树杈等河道垃圾,请及时派人打捞清理。”
“好的,情况知晓。我马上就派人去打捞清理……”挂断手机,李飞平马上安排村两委工作人员,迅速赶到河段指定位置,不到半小时就将河道垃圾打捞、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是该镇借助无人机进行智慧巡河的一个缩影。
塔坊镇境内现有三条主干河流,分别是阊江干流、由祁红乡流出的汊口河、由祁山镇何家经高源和阳光村流出的旸坑河,全长共约33.5公里。
以前,该镇巡河都是采取河长徒步巡查的方式,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尤其是部分河段环境复杂,人难以到达,巡河很难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镇积极创新河长制巡河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和手段,借助无人机快速到达人力难以详察的河道险滩地段,用更广阔的视野更精细的角度巡查河面,让河道情况一目了然,弥补了河长徒步巡河中效率低、问题发现不全等弊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去年12月镇里购置了无人机,借助无人机巡河,能快速精准地到达人力难以巡查的区域,这是对河长徒步巡河的有益补充,河流生态保护增添了好帮手。”程文昊说。
该镇河长办规定,镇级河长每月实地巡河3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2次,每两个月借助无人机至少巡河1次。“下一步将严格按照县河长办的要求,发挥各级河长作用,同时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的模式,加强河道巡查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谈到推深做实河长制工作时,该镇副总河长朋德旺表示。(通讯员 王学斌 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冯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