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团队的“展翅飞翔”造型
3月4日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有吃料豆、剃头的习俗,当然也少不了舞龙舞狮。凤阳县府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楼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县老体协和健身鞭协会,组织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在鼓楼广场举办“二月二龙抬头,舞龙舞狮好兆头”宣传文化活动。
舞狮表演
9点整,“舞龙舞狮大会”表演正式开始。各支队伍在广场一字排开,所有“龙”摆出百龙出海的阵势,“狮”则张牙舞爪,跟“龙”对阵,形成呼应。乐队在西边排开落座,统一节奏速度和基本鼓点,为龙狮等队伍表演伴奏。
集体健身鞭表演
随着密集的锣鼓点声,两条“大龙”以排山倒海之势,腾空而出,在空中盘旋舞动。接着,舞狮、凤阳花鼓、鬼步舞、钱杆子、健身鞭、彩带龙和功夫扇等表演陆续登场。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和非遗项目展示,吸引数百余名群众驻足观看。明媚的阳光下,演出道具色彩鲜艳,明中都鼓楼宏伟气派,传统表演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演员们人人面带微笑,充分展示生活的幸福美好,观众们无不拍手称赞,在锣鼓音乐声中沉醉。
扇子舞表演
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和大头娃娃毛驴花车旱船等团队同时进行表演。除了传统的“龙”“狮”,还有现代自由龙。彩带龙在空中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普通的长约10米,最长的80米,最短的也有3米。各支队伍的“龙”“狮”跟着绣球穿插表演,扭、挥、仰、跪、跳、摇,时而奋勇冲霄,体现无畏的力量,时而婀娜缠绵,表现有情有义的襟怀,给观众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演出还穿插情景剧《婆婆也是妈》表演,弘扬现代社会文明新风尚,使观众颇受教益。
大头娃娃花车旱船表演
参加此次展演的舞龙舞狮演员志愿者,有朴实无华的农民,也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有本地传统的舞龙队伍,也有外请特色舞龙表演队;有专业舞龙舞狮人员,也有业余爱好者。演员志愿者年龄最大的60多岁,乐队伴奏志愿者年龄最大的已经75岁了。
彩带龙表演
今年70多岁的凤阳健身鞭协会李小中会长,做舞龙舞狮和自由龙、中国龙舞蹈策划15年了。他说:“一开始组建团队只是兴趣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舞龙舞狮不仅强身健体,还能结交很多共同爱好者,为群众送去欢乐,感觉非常有意义!”
移风易俗情景剧表演《婆婆也是妈》
“感谢你们!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能在家门口看到这样精彩的舞龙舞狮民俗表演太惊喜了!”市民张阿姨兴奋地说道。
此次民俗文化展演规模大,参与人员广,舞龙舞狮队伍极具特色,配套文化活动精彩,充分突出惠民性、娱乐性,对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提高凤阳县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陈金梅)
《凤阳花鼓》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