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阳县大庙镇东陵村新农村建设互助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在绿叶和白花衬托下,红彤彤的草莓鲜红如火,显得格外诱人。二月末,气温逐渐回升,大棚内的温度达25摄氏度,迎来草莓的盛果期。
东陵合作社主要种植红颜草莓,又称红颊,是日本静冈县用章姬与幸香杂交育成的品种。红颜是草莓里的“模范生”,成熟的红颜草莓一颗在25克左右,最大的草莓可达40-50克。其香气浓郁、果肉细腻、甜酸适口、柔嫩多汁,咬上一口,汁水四溢,从外甜到心里。
大棚种植,品质是关键。为保证果肉口感,合作社的草莓苗一年一换,每年4至5月的时候,草莓逐渐下市,经过2个多月休地期,8月底工人们就会种下新的草莓苗。草莓喜温凉气候,为保持草莓适宜生长的温度,工人们会在高热天气浇水遮荫,保持土壤湿润,降低棚内温度;在寒冷天气加膜烧炭,减少热量损失。合作社内的草莓采用地灌式种植方式,所用的有机肥料为天然有机物发酵提炼制成。棚内草莓均为自然生长,成长过程中不施加任何促生长的药物,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有机水果。
东陵合作社种植草莓已有8个年头,香甜的红颜“美人”远近闻名,许多家住县城的游客驱车前来游玩采摘,不少外地的游客也慕名而来。春节期间,草莓新鲜上市,每天都有数百位游客前来采摘,人均采摘2斤,每斤40元,日交易额在一两万元。“这里的草莓个大味甜,家里老人小孩都爱吃,而且这边离家近,从县城开车过来10分钟就到了,停车也方便。趁着周末闲暇,我就带家人一起来采摘。”游客周女士笑着说。
在盛果期,草莓大面积成熟,合作社内的人手不够,就找周边的村民过来采摘草莓,一天80元,也不耽误照顾下学的孩子。“从草莓成熟挂果到现在,每天来我们这里摘草莓的人很多,节假日人更多,过年的时候草莓都不够卖。每天早上周边村庄的果商甚至城里的水果店都会过来批发,一大早我们就开始采摘草莓,一直要忙到中午。今年,我们的草莓采摘预计持续至5月份,欢迎大家前来品尝。”草莓园工作人员孔二玲介绍道,引导、采摘、称重,她每天都很忙。
据了解,去年合作社只有10个不足1亩的草莓大棚,亩产约3000斤,年销售额达30万元。今年,合作社进行了扩建和升级,新增3个面积为1亩的草莓大棚,对8个已有的小型大棚进行升级。除增加大棚内面积之外,还加覆了薄膜,进一步提高了大棚的保温能力。
东陵村新农村建设互助专业合作社依村而建,是村内的一张闪光的田园名片。2月的红颜草莓、3月的浪漫桃花、5月的甜蜜油桃、8月的阳光玫瑰,一年四季,合作社内满园飘香。近年来,东陵村以特色农业为引领,致力于打造集农业观光、科普研学、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走文旅农融合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谱曲、升调。(赵秋宁 李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