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宿州市埇桥区认真履行时代赋予的光荣任务,建立健全残疾人工作机制,突出惠残政策支持。
全区各级残联组织大力实施“同心筑梦”“脱贫奔康”“精准康复”“权益护航”“共享阳光”“强基固本”六大行动,着力打造“纯洁残联”“温馨残联”“活力残联”“智慧残联”“责任残联”五大残联,统筹疫情防控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力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促进助残服务提质增效。
埇桥区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四项重点干预项目任务;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残疾预防中心,残疾预防工作经验全省推广;首次荣获全国残联专委知识竞赛区县级组织奖;先后获得“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区”……一项项改革创新的举措、一次次务实惠残的行动,向埇桥人民交出了一份残疾人事业的亮丽答卷。
以康复救助为出发点,让关爱更贴心。埇桥区残联深入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需求调查摸底,扎实推进惠残民生工程,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宣传,组织乡镇(街道)基层残联开展困难残疾人摸底、筛查、登记、补助发放、矫正器及辅助器具评估适配工作。2021年,埇桥区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完成2880人,实现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全覆盖;为9917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有序安置646名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接受康复救助训练;为47名残疾儿童免费适配矫形器91件,为40名儿童发放辅具55件,下乡免费评估适配辅具1180余件,适配人数1000余人;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累计投资1068万元,实现残疾儿童康复需求服务率100%,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100%;肢力、视力残疾人适配轮椅等辅具共计14362人次,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达100%。2021年埇桥区在宿州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绩效评价中均获得第一名。
以残疾预防为主攻点,让政策更惠民。埇桥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残疾预防中心,扎实推进残疾预防工作常态化,建立了“筛查—转介—诊断—康复”链条式服务体系,积极宣传残疾预防政策,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与早期干预、残疾评定等残疾预防重点干预项目成效显著,并将产前诊断费用补助纳入区财政预算。2021年,埇桥区婚前医学检查率已达97%,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89.75%,12305名孕产妇接受产前筛查,产期筛查率81.28%,接受产前诊断1519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3.5%,干预率为97.9%;0-6岁儿童接受初筛并建立健康档案146323人,健康管理率92%;通过机构定点评残、下乡集中评残、入户上门评残等方式为6179人进行残疾评定。
以培训就业为根本点,让帮扶更精准。埇桥区残联积极开展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探索“种养大户(基地)+残疾人”模式,涌现出一批残疾人创业能人、网销能手和创业基地,打造阳光助残创业就业基地十余家。2021年通过“万人就业”和“阳光大棚”项目扶持84名残疾人实现自我创业,完成电子商务等就业技能培训470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63人,组织6次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1000余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咨询服务。该区扎实推进“阳光家园计划”,推动建立完善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实现居家托养服务近千人。埇桥区爱心老年公寓被安徽省政府残工委授予“全省残疾人之家”称号。
扎实推进按比例就业年审工作。埇桥区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安排残疾人就业,其中宿州市鸿正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安置200多名残疾人就业,被安徽省政府残工委授予“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称号。
以文体宣传为突破点,让人生更出彩。埇桥区残联承办宿州市“永远跟党走”群众文化系列演出活动周残疾人专场文艺演出和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文艺汇演;选拔2名残疾人运动员积极备战2022年安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2021年与宿州市电视台合作《同一片蓝天》谈话节目,开播以来共举办13期,播放时段收听人数达6万人;加大典型宣传推介力度,评选表彰了全区“十佳”自强模范和“十佳”助残先进,1人荣获全省助残先进个人,2人荣获全市助残先进个人;残疾人工作动态被安徽日报、新安晚报、中安在线等省级媒体累计采用100余次,拂晓报、宿州新闻网等市级媒体累计采用70余次,埇桥新闻网、宿州埇桥发布等区级媒体累计采用100余次;在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区残联报送的戏曲类节目《报母恩》获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二等奖、第十届安徽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表演一等奖;器乐类《百鸟朝凤》获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三等奖;器乐类《喜迎春》获第十届安徽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表演一等奖。2021年度埇桥区获宿州市第二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优秀组织奖。
以组织联络为立足点,让基础更扎实。埇桥区紧扣“小机关、大残联、小平台、大服务、强基层、增影响”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残工委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完善“两级管理、三级服务”的组织网络,在全区25个乡镇、11个街道选优配齐乡镇、街道残疾人专委及村(社区)助理员426名,形成了以区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的三级残疾人服务网络,实现基层残疾人组织全覆盖;夯实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组建“三月风”专业助残志愿服务队,不断激发残疾人专门协会、志愿助残组织活力;持续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装修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康复服务平台、托养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着力打造温馨幸福、最可依靠的“残疾人之家”;强化以党建促残建,将残联日常工作有效融入党建活动中,实现基层残疾人工作与服务群众、综合治理融合发展。2021年,埇桥区1人荣获安徽省委“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人荣获“全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区残联先后被授予宿州市残疾人精准康复先进单位、宿州市卫生单位、宿州市节水型单位、宿州市无烟党政机关等称号。
一声声美好祝福,一句句真情关怀,一项项助残惠残政策,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心灵,让残疾人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埇桥”架起了埇桥区11万残疾人的幸福路。(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