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和县双浮镇,有这么一句俚语民谚“吃了麦仁酵,给了县令也不要”。麦仁酵,是皖北地区独有的一种风味小吃。
在以前,每至新麦收获,乡亲们就会在村里的石臼前给新麦脱去那层柔柔软软的外皮,待用井水冲洗过后,放进蒸笼里,蒸熟晾凉,均匀地撒上那陈年酵母,在无油无水的干净容器里放上个把天的,麦仁酵做好了:有着米酒没有的麦仁香气,酸中带甜,味道醇厚,口感极佳,略带着丝丝的酒香。在三伏天,喝上一口井拔凉水冲开的麦仁酵,浑身的热气仿佛瞬间消失,剩下的只有一片凉爽和惬意。
年关将至,亲朋好友陆续返乡,少不了的自然是一顿热辣鲜香的火锅,而解辣解腻的汤饮,麦仁酵被人们端上了饭桌,成了火锅的必备伴侣。大快朵颐之后,来上一碗麦仁汤,真是让人瞬间神清气爽。
关于麦仁酵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王莽篡位后,祸乱朝纲,欺压百姓,天下怨声载道。刘秀访贤聚将在南阳起兵,誓要恢复汉室江山。王莽知道后亲率大军前来捉拿刘秀,刘秀自知兵少将寡抵挡不过,就在与王莽的兵马打转转。王莽穷追不舍,把刘秀的人马撵得七零八落,无处躲藏。一天,刘秀被撵到一个叫陈家村的地方,已经几天没吃饭了,饿得头晕眼花,正巧碰到一农妇给丈夫送饭,看到农妇手中提的罐子里是麦仁酵,便讨来两碗吃,吃完后害怕她丈夫怪罪,于是拉马后跟要看个究竟。没想到她丈夫知道后责怪道“你个妇道人家,管饭不管人饱,不怕客人耻笑吗?今个饶不了你。”刘秀很是感动,写下血字,以后定要厚报。后来刘秀当了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忽然想起了麦仁汤,就让御厨去做,可怎么也做不出当年的味道,气得一连斩杀了十几名厨师。后来大臣提议,找来了当年的农妇,农妇把做好的麦仁汤端上金殿,刘秀却也喝不出当年的味道。农妇说道:“当年陛下行军时饥不择食,所以觉得麦仁汤甘甜可口,现如今坐拥天下,又怎能咽得下粗食淡茶的麦仁汤。”经过农妇的一番话,刘秀如梦初醒,自己现在所作所为和王莽有什么区别,以后定会祸国殃民,遭世人唾骂。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刘秀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要给农妇夫妻二人封官嘉赏。农妇谢绝了圣意,只愿踏踏实实种地,就心满意足了。
从此,刘秀截饭吃麦仁酵的故事天下传扬。到如今皖北地区有很多村庄改名叫麦仁村、麦仁店等等,在祖辈的口中,或许刘秀当年是在自己村子吃的麦仁酵。虽然历史已无法考究,但是美食却真真正正地传承了下来。(姜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