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三环电力帮我解决了困难,今年是我搞养殖以来收入最好的一年。”12月23日上午,一位大爷赶着一群大白鹅出现在阜阳三环电力工程集团公司,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不住地道谢。
大爷名叫王振东,是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村民。2017年,趁着脱贫攻坚政策的东风,王振东开始养殖皖西白鹅。靠着养鹅收入,一家人2020年实现了脱贫。
尽管实现了脱贫,但养殖过程仍然困难连连。“刚开始搞养殖,不敢投入太多钱,就养了300只。”王振东说。原来,要想提高成活率,确保较好的肉质,养鹅中育雏、出栏等各环节以及饲料、饮水、防疫等日常管理都要投入较大的精力。特别是育雏阶段,对鹅舍的温度要求很高,需要控制在32度至33度之间,浮动太大就会影响鹅苗存活率。
“今年3月份,我扩大了养殖规模,买入1000只鹅苗。早晚的气温比较低,我就在鹅舍里放了几个炉子,有时候夜里还要起来往炉子里加煤,否则一旦煤烧完了,温度降下来,鹅苗就活不了,既不安全又耗精力。”谈到以前养殖的情况,王振东回忆说。
不仅养殖白鹅技术上要求严、条件受限,王振东身体也不好。“王振东大爷今年已经60岁了,为了照顾好养鹅场,他就住在旁边搭的简易棚里,住宿环境十分简陋。因患有股骨头坏死病,他去年刚做了两侧换髋手术,住宿条件这么差,对身体恢复非常不好。”宁建武说。
宁建武是国网阜阳供电公司第八批驻三星村干部,了解王振东养殖白鹅的困难后,向国网阜阳供电公司作了汇报,由三环电力工程集团公司帮助王振东解决实际困难。该集团公司旗下的三环电力物业公司帮助王振东搭建了铝合金材料宿舍,更换了粗电线,安装了空调,又帮助王振东新建鹅舍,配备先进的禽畜红外线加热灯。看着焕然一新的宿舍和鹅舍,王振东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1000只鹅已经卖了800只,收入比去年多了3万多元,我打算来年再扩大养殖规模,买入2000只鹅苗。三环电力给我改善了住宿条件,我的身体也越来越硬朗。”王振东对未来充分憧憬。
临走前,三环电力的工作人员再次询问了王振东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王大爷高兴地说:“我现在啥困难都没有了,就盼着来年有个好收成,我再带着大白鹅来看你们!”(李梅君 任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