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聚焦“三能”建设 聚力转型升级 “安徽省2021年首批数字化车间”落户合肥卷烟厂
来源: 施少卿 丁鹤群 马妍明 2021-11-23 12:41:19 责编: 纵强 胡明兵 张波

近日,安徽省2021年首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名单出炉,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数字化制丝车间项目入选“安徽省2021年首批数字化车间”名录。

合肥卷烟厂作为工信部CPS试点单位和“两化融合”示范单位,承担了烟草行业工业互联网试点验证和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各项重点工作。从2017年合肥卷烟厂开展“观行思感”四种能力的学习唤醒、升温对齐,到2019年合肥卷烟厂智能制造“155”三年规划引领落地,再到2020年“灯塔”试点突破、核心升维,到现阶段省级数字化车间认定成功——五年来,合肥卷烟厂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企业“质量强厂”战略为核心,深入推进企业智能制造建设。作为企业智能制造的排头兵,制丝车间持续从技术使能、管理赋能和人才显能三个维度“强筋锻骨”。

技术使能:找准技术难题“突破口”

合肥卷烟厂制丝车间结合生产实际积极探索,将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合烟专属智能制造。首创的烟丝宽度在线数字化表征系统,利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攻破了困扰多年的烟丝宽度在线检验的难题,实现了微米级的检测精度、毫秒级的检测速度,检测效率提升达万倍以上。MR技术的应用,将虚拟与现实结合,实现了人机协同,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线上的可视化生产操作、技能培训、远程专家指导等。利用5G“高速率、低延时、大带宽”的特点,与图像识别技术深度融合,可实现多个场景的应用。如构建5G+高架库防差错系统,确保烟包全流程信息可追溯以及全方位的防差错;5G+霉变烟叶识别技术,用图像识别代替肉眼及时发现霉变烟叶,让新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

5G+MEC的部署,通过边缘云计算能力,加快视觉算法的优化,增强系统的可靠性,让新技术使用如虎添翼。

管理赋能:带动车间推进“风向标”

制丝车间结合自身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多举措推动车间各项管理工作,切实让管理保障技术、技术推动发展。

通过条线作战,强化组织推动:今年年初,由企业信息中心和制丝车间负责人联合挂帅成立制丝车间智能制造专项条线,形成自上而下的任务落实线和自下而上的问题反馈线,垂直管理,双向互通。

通过项目自建,强化机制推动:制丝车间以技术攻关为着力点,以推动产品质量为最终目标,自发构建以图像识别、5G技术应用以及MR交互场景为主题的8个项目团队,明确了团队目标、团队人员、人员分工、进度计划、成果输出以及运行机制保障,并在全车间范围开展智能主题宣讲。

树立价值导向,强化考核推动:为提升团队人员士气,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考核导向,制丝车间建立月度专项考核,以月度成果输出和团队协作为考核评价,同时评价结果车间大屏同步辐射,极大调动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

人才显能:瞄准数字转型“十字靶”

针对现有人员梯度建立差异化培养机制,制丝车间通过多种措施以,进一步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让人才尽显其能。

开展集中化和结构化人员培训工作,既从针对操作工岗位本身的通用能力培训,也从数据分析、数据使用和数据驱动等层面开展差异化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开展10余场专项培训工作。

开展员工胜任力评估工作,车间从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操验证三个维度建立员工质量胜任力评估机制,进一步明确以智能制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目标。

合理放权,提升团队长综合管理能力。针对8个点智能团队,车间采用“横向共建、纵向自建”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团队长的个人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期数字化转型培养复合型人才。(施少卿 丁鹤群 马妍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