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无为市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模式
来源: 程勇 宣金莲 2021-10-19 14:19:03 责编: 李伟 王力 夏朝阳

微信图片_20211019093845

“‘十四五’期间,我市共规划符合改造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235个,涉及1495栋22791户,总建筑面积251.87万平方米,包括基础类小区179个、完善类小区31个、提升类小区25个。其中,2021年投资1.51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个171栋4677户,总建筑面积48.4万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成外墙刷新、楼道粉饰、楼顶防水等工作,计划10月底基本完成地下雨污水管道、弱电管道、路面铺设工程。”无为市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聚焦城镇老旧小区体量大、居民楼基础设施老化、大部分小区无物业管理等突出问题,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和“成熟一个、改造一个”原则,统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新采取EPC+O模式实施2021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有效缓解建设资金压力的同时,开辟了一条城镇老旧小区运管新途径。

高规格推动项目谋划。针对2021年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分布老城区西部及中部地区,且现状小区规模小、个数多等特点,该市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小区开展调研摸排,印发《无为市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基本遵循、操作指南;成立专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组,从组织上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建立周例会制度,定期调度推进改造工程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推进过程中的矛盾,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依规依法有序推进。充分汲取已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验和不足,采取EPC+O模式实施项目建设,构建老旧小区运管长效机制,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管理难题。

“过去,我们仅对小区进行改造,但改造后小区由谁管理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导致小区‘改造易、管理难’的问题一直存在,部分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该市物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采取EPC+O模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由项目中标企业负责改造、建设及后续管理,不仅解决了改造建设资金缺口,也解决了小区改造后管理问题,做到了建管相统一。

微信图片_20211019093856

高成效推动项目组织。采用综合打分的模式,要求投标企业必须具备符合规定的设计资质、施工资质,如设计资质方面须具有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建筑行业设计甲级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专业设计甲级资质之一,施工资质方面须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及以上资质以及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等,选择施工能力强、信誉高的企业进行改造施工及后期小区管理。同时,明确分类改造内容,如基础类小区主要实施雨污水分流,维修外墙、屋面防水,强、弱电管线下地及改造升级,违章拆除,安装楼道灯、路灯等;改善类小区,主要是在基础类改造的基础上增加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等环境,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养老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库(场)、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物业用房等配套设施;提升类小区,主要是在基础类改造的基础上增加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等公共卫生设施、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周界防护等智能感知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洁、便民市场、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

高质量推动项目实施。重点把好项目质量关,邀请社区、居民代表等参与改造设计工作,对设计方案反复论证、研讨,实现“一片区、一方案”,同时对设计方案、改造内容、监督小组等内容进行公示,及时吸纳意见,微调方案。对老旧小区改造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管,组织建设方、监理单位以及居民代表参与施工监督,组织物管中心会同社区网格员以及业主代表对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材料、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等进行监管;推选居民质量监督员参与现场改造过程的质量监督,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截至目前,累计召开8场群众座谈会,吸纳意见和建议60余条,修改论证方案16次;推选居民代表32人、居民质量监督员16人,参与工程项目现场监管监管430余人次。

与此同时,该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市住建局、市城管局、无城镇等监管主体职能,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按季度从改造工程质量和物业管理两个方面对项目建设方进行考核打分,坚持全年汇总考核结果与支付相关款项相挂钩,特别是在后续物业考核方面,明确小区改造交付后,由所辖社区与运管单位签订小区物业服务合同,设定考核目标和任务,根据《安徽省住宅小区服务标准》进行考核,包括基础工作、公共区域保洁服务及垃圾清运、公共秩序维护、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绿化养护、财务公示等。(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程勇 宣金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