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界首市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质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开辟引才新通道
为筹办好全省第七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阜阳分会场活动,界首市项目管理服务中心一群年轻干部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项目筛选对接、场地平整硬化、宣传展板布置、活动服务保障等工作有序推进。“得益于人才引进政策,我们单位引进了一批眼界广、能力强的高学历年轻人才,现在单位在编在岗的12个人中,来自人才引进的就有8个。在项目谋划、调度、考核等工作中,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为界首项目顺利开展贡献了巨大力量。”该市项目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强说。
据悉,在全省县级层面,界首市率先开辟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通过“面试+考察”的方式,每年固定引进一批双一流本科、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16年以来,通过这种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已有531名优秀高学历年轻人才来到界首,他们在各自领域内贡献着青春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搭建干事优平台
2017年,该市组织开展“院士专家界首行”系列活动,积极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牵线搭桥。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得以与中国工程院俞建勇院士结缘,并合作设立了院士工作站,通过引入人才资源、技术成果,大幅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迅速成长为省龙头企业。
“在界首人才工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先后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众多行业专家教授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他们的帮助下,走上了从传统棉纺向功能性纺织新材料、从单一民品生产向军民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新产品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研发生产项目被列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可广泛用于野外帐篷、军事作战服、登山装备等领域。2020年,销售额达到3.2亿元,实现利润4652.20万元,利润比2019年同期提高了9.3%。”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飞说。
近年来,界首市以打基础、利长远的站位,倾力打造了一批人才施展才华的优质平台,累计建立院士工作站8家,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72家,入选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奖补平台10个,凝聚400余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扶持创业给政策
秉持创业之初当“保姆”,创业之中当“保卫”,创业成功当“保安”的理念,界首市为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扶持与帮助,为人才发展铺路。
聂刚是界首市当年的高考理科状元,2014年9月清华硕士毕业后,怀着回报家乡的情怀到界首创业,成立了集泡沫铝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安徽省一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成立之初,没有土地、没有厂房、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内心压力巨大。此时,政府领导上门服务,不仅帮助聂刚协调代建了6万平方米的厂房,引入1100万元天使战略投资,市财政还入股1000万元扶持资金,及时解决了资金难题。
“有市委、市政府作后盾,订单根本不愁,资金上也有扶持,鼓励我们在新材料研发上加大投入,产品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赢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可。”聂刚自豪地说,“受益于界首的人才服务政策,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泡沫铝产品已在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交通设施、建筑装饰、民用板材等领域广泛应用。2020年,企业销售额达到2.68亿元,实现利润4551.19万元,利润比2019年同期提高了8.81%。”
关心关爱暖人心
界首市探索建立优秀人才梯次培养计划,根据人才不同层次,分类定制培养方案,积极协助申报各类人才工程,促进人才提档升级。2020年,安徽嘉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磊先后入选了国家、省重点人才工程,在获得国家、省、阜阳市奖补的基础上,界首市还参照阜阳市奖补标准,1﹕1给予企业50万元配套奖补,用于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科技、人社、经信等部门也都兑现了相关奖补资金。
近年来,界首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对人才的投入将发挥指数效应”的理念,提出“待遇留人、事业留心、环境留魂”的工作思路,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设人才公寓,给予引才奖补、购房补贴等资助政策,成立了安徽省首家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建立院士专家联系服务制度,根据来界考察指导的专家层次和活动内容等,安排相应的市领导接待陪同,给予人才充分的尊重;同时,实行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市领导与企业、人才交朋友、结对子,畅通联系沟通渠道,从人才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从人才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极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服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让人才感受界首的关怀和温度。(周鹏 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