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阜南县王家坝镇王家坝村:幸福从一碗面开始
来源: 冯长福 程跃 2021-08-11 16:21:31 责编: 喻寒松

听说阜南县王家坝镇王家坝村开了个智能面馆,是该村今年推出的一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开业月余,生意红火。8月11日下午,记者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车在蒙堤公路行驶,柏油马路两旁的垂柳婀娜多姿,大叶女贞舒展苍翠枝叶,紫薇花开正艳,美不胜收。经过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往东约80米,就到了王家坝村的“乡村旅游驿站”。驿站是个两层小楼,设计时尚典雅,门前人来人往,既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来的游客。

01

“这栋小楼上下两层共六间,室内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楼下四间开了智能面馆,楼上两间为阅览室,里面有县文旅局送来的1000多册图书呢。”智能面馆老板王海东边说边将记者迎进面馆。

面馆里,顾客有二三十名,有的在埋头吃面,有的在排队选面,秩序井然。“现已推出六款面条:酸菜牛肉面、红烧牛肉面、番茄牛丸面、雪菜肉丝面、青菜鸡蛋面、香菇拌面,每碗价格8元至15元不等。”王海东告诉记者,“面馆是7月1日正式营业起的,从刚开业这一个多月的销售情况看,平均每天卖出130碗面。食客一部分为周边村民,一部分为外地游客。”

智能面馆到底“高级”在哪?记者看到,一个大冰箱模样的设备,敦敦实实,往墙边一靠。上面的“下单区”有个显示屏,顾客点击屏幕,选好一款面后,再扫码付款,就可等着吃面了。没听见声响,也没见煮熟过程。48秒后,一碗热气腾腾、色香味俱佳的面条出来了。

“从下面粉——和面——压面——切面——煮面——配汤头菜料,到紫外线杀菌,采用的是封闭式全智能无人操作技术。”王海东解释说,这样既避免了加工过程中人为造成的污染,又节省了人工费用,环保又经济。“面馆只有三名员工,我是负责人,还有两名服务员。”

03

记者一边品尝面条,一边听王海东“自我介绍”。1975年出生的王海东,初中毕业即参军入伍,1992年退伍回乡。“家里四口人,3.7亩地,只干农业的话,一年纯收入最多3000元。我就外出务工,在外干了18年。孩子上了中学后,为照顾他们上学,我回家了。”王海东说,“正巧,今年村里建好‘乡村旅游驿站’后,想找人承包经营,我觉得是个机会,就跟村里谈妥了承包经营的事。”

据了解,这个“乡村旅游驿站”是王家坝村投资50多万元建起来的,今年5月份才竣工。“驿站里面经营什么?镇村干部商量后,觉得可以开个智能面馆,也可卖当地土特产品。”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明告诉记者,“村里派人到河南一家公司,以15.2万元的优惠价,购置了这套智能化面条生产设备。据说,咱这个全智能无人面馆,还是全省第一家呢。”

“房子是村集体资产,设备也是村里出钱买的,我负责承包经营。”王海东说,除每年交给村里3万元场地租金外,面馆每卖一碗面交给村里1元钱,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目前,面馆经营情况喜人。下一步,将适时推出新款面条,增添多种风味的佐餐食品,为食客提供更多选择。”

王家坝一带风景壮阔,这里有千里淮河第一间——王家坝闸,附近还有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曹集镇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阜南县正在打造淮河湿地公园,旨在推动当地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作为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智能面馆将在示范引领和探路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王家坝镇党委书记余海阔表示,“为更好地开发王家坝乡村旅游资源,我镇将学习借鉴外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推进‘三变’改革,开展项目承包,以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安徽党媒云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程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