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肖口镇拥有6.2万人、5.8万亩耕地,该镇绿色新能源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大宗固体废旧物基地”,园区企业与分别与五家同行业上市公司联营,成为年产值150亿元,创税收近10亿元的园区,安徽省“经济发达镇”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从该镇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获悉,未来五年肖口镇将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把党的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争创“五个好基层党委”为目标,创建“党建引领发展示范区”,大力提升党委统筹能力、领导能力、引领能力、服务能力,擦亮“党建+”品牌,把党的建设融入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等领域。
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做到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推进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基层干部学习效果,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群众本领。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业务知识、法律常识、现代管理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领导干部“七种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现有优秀人员、外出农民工、产业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落实“双培一树”计划,解决党员队伍老化问题。坚持优化管理、利于工作的原则,实行以岗定人,综合使用干部,分类实施业务人员、包点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明确职责与分工,完善考核办法,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培养,选择优秀后备干部到村和重要岗位任职,实绩突出的优先破格提拔使用,将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民作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展精细化培训,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建立人才库,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注重从日常履职、工作实绩检验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治理基层“微腐败”突出问题,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职务违法犯罪行为,抓实“以案五说”警示教育。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开展调研活动,深入了解群众所忧、所想、所困,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党委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落实村干部组织生活进村、年度考核进村、中心工作进村“三进村”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聚焦选准选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坚持内选与外选、横挂与竖联、上挂与下派相结合,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并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进行重点帮扶,深入整治政治学习不上心、对上级部署不在乎、领头雁发挥不到位、制度执行不规范等“四不”问题。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切实增强非公党建凝聚力、向心力,引导党员积极参与企业规划、项目建设、思想教育等环节,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聚强大力量。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立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党务、村务公开、村民理事会等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健全以村干部值班、坐班、集中办公、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制度,严格执行帮扶困难党员等党内激励关怀制度。坚持务实管用原则,以实施村级绩效考核为主线,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督查。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制,对履行党建责任不到位、长期打不开局面的,进行严肃批评、约谈通报和组织处理。
“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五个好党委’目标,即:建强一个好班子,实现民主集中,政治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形成一种好作风,实现清正廉洁,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务实高效;厘清一条好思路,实现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协同发展,惠民福祉;打造一支好队伍,实现战斗力强,素质过硬,模范带头,争先进位;建成一套好制度,实现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激励担当,运行有序。”镇党委书记徐中秀这样说。(张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