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田营镇:“猪倌儿”致富不忘乡邻
来源: 李海琛 2021-06-23 17:27:13 责编: 纵强 胡明兵 夏朝阳

微信图片_20201126130119

45433_副本

“我家是2016年底脱贫的,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想闯出一条致富路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致富!”日前,界首市田营镇魏窑村村民孙其峰回忆起脱贫路时,笑眯眯地说。

去年养了80余头猪,纯收入8万元。今年养了60头生猪,其中20头生猪即将出栏,预计纯收入可达3万元……

孙其峰是田营镇魏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被列入贫困户。从成为贫困户的第一天起,孙其峰就提醒自己,贫困户不是一项荣誉称号,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任何“等靠要”的思想。他自己靠养猪发展起来,2016年底全家就一举脱了贫,他的脱贫故事在全村传为佳话。

2013年,孙其峰为大儿子办完婚礼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欠下了8万元的外账,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又被查出患上腹膜癌,当时连病危通知书都下了。东借西借凑够了手术费,前后欠下了16万元“巨债”。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孙其峰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一家的生计就靠着他一个人守着2亩地和日常做木工的收入勉强维持。但是术后身体在恢复期,不能干重活,一直没能改变贫困的现状,他家因此一直戴着贫困的帽子。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项政策补助更多倾斜惠及贫困户,有的邻居们就说,老孙家这下好了,评上贫困户,啥都不用干就,等着政府给钱花。听到这些话,孙其峰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刺痛。

“在困难面前,决不能低头。”孙其峰常常告诫自己,只要勤劳苦干,生活一定可以好起来,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孙其峰说,在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包村干部、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员多次到他家制定脱贫规划,为他讲解怎么增收脱贫,把他当成自家的亲戚,除了每个月定期上门走访慰问,逢年过节或者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都要通过上门或者电话等方式送上关心。就这样,孙其峰奋力脱贫致富的决心更大了,也开启了他的脱贫之路。

孙其峰以前养过猪,做过“猪倌儿”,他想着重拾老本行,就主动申请了小额贷款,获得了启动资金,后来村里又帮他申请基础设施奖补,建起了猪舍。每天早上,孙其峰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给家里养的猪喂食。只要听到他的呼唤声,猪群总会蜂拥而至。凭着勤奋上进、踏实苦干和不认输的劲头,孙其峰一举摘掉了“穷帽”,还成了其他贫困户的脱贫榜样。现在,他的养猪场高峰时期存栏量能达到100余头,2018年、2019年猪肉价格大涨,每年的毛利润能达到10万元左右。

自己脱了贫后,孙其峰便想着如何带领大家一起发展养殖产业。去年8月,隔壁李能村村民韩家磊找到了他,想跟他学习养猪技术,一起发展养殖产业。听到这一想法后,孙其峰欣然同意,从购买猪仔到病害防疫,从日常饲养到成猪销售,孙其峰手把手地教,把韩家磊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回忆第一次去孙其峰家时,韩家磊说:“初见老孙时,我很紧张,由于自己没有技术,没有销路,对养猪心里也没底。见到我很紧张,老孙就告诉我,有事就给他打电话,技术销路他都有。”像这样靠着孙其峰帮助发展起来的养殖户还有很多。

如今,孙其峰不仅靠自己的勤劳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最让他开心的是,他猪圈里15头母猪中有7头快要产下猪仔,他的养猪场规模又要扩大了。“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了,我的干劲就更足了!”孙其峰说。(李海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