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看我们村里的路多宽敞,以前下雨天一走都是一脚泥。”歙县富堨镇青山村村民王大爷一脸自豪地说。青山村,皖南地区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从一个污水到处流,蚊蝇满天飞,房前屋后是粪坑......蜕变成村道干净整洁,白墙灰瓦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世外桃源”。村民们说,这一切都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江云沅带着大家干出来的。
↑“美丽乡村”建设前后的青山村
江元沅,今年55岁。村民眼里的他,硬朗、好强、踏实。他曾在杭州萧山一家食品公司打工17年,看到浙江这些年像乘了火箭一样飞速发展,再看看家乡的落后,老江耐不住了。2008年前后,江元沅回乡创办了一家干货食品公司和养猪场。在外面那么有出息,现在却又回到这个穷山沟,让村里很多人不理解。但老江媳妇没说他半句,“在一起那么多年,她晓得我在想什么。”他充满感情地说。
2018年,江元沅当上了村书记。此时,青山村也开始走上建设“美丽乡村”,全面脱贫攻坚的发展之路。如何才能改变脏乱差的环境呢?老江首先召开全村户主大会,动员大家拆除房前屋后的违规建筑,清理粪坑,整改旱厕。虽然村民们对村容村貌有着颇多怨言,但都不愿意从自己做起。江元沅第一个带头拆了家里的猪圈,断了自家“财路”。村干部们再挨家挨户上门做动员工作,“村里的农民无拘无束惯了,他们觉得我家门口的地我爱咋搞就咋搞,不愿听村里安排。”老江感叹道,那段时间,平均一户人家要去15次以上。后来,村里的“老顽固”都慢慢被江元沅感化了,“他比我儿子来看我都勤快。”
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青山村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56万元,完成了村道加宽硬化、卫生改厕、集中式污水处理等项目。目前,该村污水处理率100%,改厕普及率达98%。
“村容村貌改善了,咱们村还要发展呐。”对于青山村的未来,老江盘算着,利用好当地的白沙河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把青山村打造成歙县的“后花园”。(金梦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