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清明祭扫正当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泗县大杨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3月30日,大杨镇党委组织镇政府全体党员干部、各村书记、镇直各支部书记、镇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优秀党员代表、政法干警代表、医护人员代表和55名杨集中心校师生,一同来到大杨镇东赵集烈士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翠柏凝春,青松竞秀,阳光下的东赵集烈士陵园更显庄严肃穆,连平时喜欢欢闹追逐的孩子们也不自觉地屏住呼吸,生怕弄出一点不合时宜的响动。红色的记忆,是不朽的丰碑;铿锵的誓言,是心中的颂歌。在英烈亭前,全体党员干部和学生们整齐列队,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安眠在陵园的387名淮海战役革命烈士默哀。伴随着《献花曲》,党员干部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抬起花篮,迈着端正、有力步伐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将花篮摆放到纪念碑基座上,全体人员依次向烈士鞠躬致敬。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面对庄严的党旗,全体党员郑重举起右拳庄严宣誓,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宣誓声在广场上回荡,表达了大杨镇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
祭扫仪式后,全体人员有序参观了淮海战役泗北纪念馆。在参观纪念馆里的照片、书籍、文物时,大家不时驻足端详、凝神思考。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血雨腥风、炮火连天的那场会师淮海、决战中原的大战,身临其境淮海战役艰难而光辉的历程,重温革命先辈从“星火燎原”到“党旗飘飘”,从“热血丰碑”到“光辉足迹”的坚定信念,深刻感受到抗战时期革命先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鲜血和生命,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革命精神。
“这是1948年淮海战役死去的烈士,他们抛头颅洒鲜血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幸福,希望你们小朋友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栋梁。”守陵人赵贤军向正在纪念馆中参观的孩子们嘱咐道。
大杨中心校学生王芯表示:“如果没有先烈们的牺牲,根本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今后一定要继承他们的精神。不怕苦,不怕难,奋发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杨镇副镇长张俊鹏由衷感慨:“参加这次教育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的先烈克服重重困难,打赢了战争,取得了胜利。在我们今天的工作当中,仍然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为大杨美好的明天更加努力奋斗。”
英魂虽逝,精神犹存。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心灵洗礼,纷纷表示将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在深切缅怀中奋起前进,在追思悼念中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创造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大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月亮)(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