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集镇新华村果农给桃花授粉。
已是雨水节气,“梨都”大地到处是春意盎然。2月20日,砀山县葛集镇新华村村民毛作英在油桃大棚里忙着给桃花授粉,粉红的油桃花竞相开放,一簇簇、一串串傲立枝头,娇艳欲滴,清香扑鼻,鲜嫩的绿芽与粉红的桃花相映成趣,给人们带来浓浓的春意,给农业提质增效带来新年的丰收希望。“这一枝枝桃花,两个月后就是一筐筐油桃。”看着满树的桃花,毛作英高兴地说。
春节刚过,新华村的大棚油桃已全面进入盛花期。有的果农给桃花人工授粉,有的正忙着疏掉多余的花朵。朵朵桃花映出人们忙碌的身影,传递着丰收的希望。近年来,由于大棚油桃上市早、产量高,毛作英切实享受到了大棚油桃带来的实惠:“我家种植4亩油桃园,建起3个塑料大棚,去年收入近10万元。”
“嘎嘎、嘎嘎”,大棚里传来鸭子的叫声。“大棚里怎么还养殖鸭子?”“这是我们葛集桃农管理的新方法。”毛作英得意地说,“大棚里有蜗牛等害虫,对桃花和幼桃有害。我们在大棚里养殖一些鸭子,害虫和杂草就有了的天敌,鸭子粪便还成为桃树的有机肥料,把种植、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大棚油桃价格高,科学管理是关键。”说起管理技术,油桃管理能手毛作英如数家珍:搭棚、覆膜、提温,剪枝、施肥、喷药,他样样“在行”,特别是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按需分配,给桃树施用“营养”搭配合理的“配方肥”,“吃”足了“营养”的油桃长得个大匀称。“大棚油桃管理是个细致活,要精耕细作,一靠技术,二靠投入,三靠劳力。现在用上了农业机械,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说着,毛作英启动了电动卷帘机,覆盖在大棚上用来增温御寒的草帘子自动卷起、放下,“别小看这电动卷帘机,作用可大了。以前两个小时不能干完的卷帘活儿,现在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省时省力,提高劳动效率。”
“人勤春来早,新华桃花艳。砀山县新华村的油桃开花了,非常漂亮,欢迎大家来新华村旅游,欣赏世外桃园的美景。”“油桃村官”孟扬正用手机录制视频,发到朋友圈和抖音上。孟扬是砀山县纪委监委的驻村扶贫干部。为发展油桃产业,驻村三年来,孟扬在新华村举办油桃电商节、举行油桃“争霸赛”、成立电商协会等,破解贫困户油桃销售难题;特别是抓住“电商扶贫”政策机遇,积极探索“电商+直播”的销售方式,成立全县首家家村级电商协会,把100多位乡村电商团结起来,培训村民“直播带货”,“抱团发展”闯市场,有效扩大了水果对外销售,千方百计增加果农收入。
“乡村振兴,重在培育产业。”新的一年,孟扬有了新的规划:“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村要打好‘大棚油桃牌’,唱响‘绿色发展戏’,大力发展大棚油桃设施栽培,创建新华村油桃品牌,不断提高桃品质量;让油桃成为新华果农的‘致富果’、‘黄金桃’,成为全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引擎器’。”
效益好,劲头足。近年来,砀山县结合实际强化农业创新驱动力,大力发展大棚油桃等特色水果生产,推广实施设施栽培技术,采用温室技术、人工授粉、使用农业机械等有效措施,人为控制温度、湿度,不断升级管理方式,让桃树提前发芽、开花、结果,分批次上市,形成时差,抢占市场先机,保证市场供应。目前,该县已种植大棚油桃3万多亩,成为果农脱贫增收的“致富果”和乡村振兴的龙头产业。(李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