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几年牛肉的消费量一直在稳步增加,从而让牛肉价格居高不下,肉牛出栏效益明显高于前几年。业内人士预计,在2021年这个“牛年”,肉牛出栏价格仍然会保持较高价位,养殖效益稳中略增。
肉牛出栏价格逐年升
“2020年肉牛出栏价格相当高,特别是冬季以来,肉牛批发价突破每斤18元,创近年来新高。”2月17日,大年初六,灵璧县渔沟镇肉牛养殖户申浩仍然在养殖场里照看自己的“宝贝牛”,他对记者说,现在一头出栏的牛大概1200斤,市场价值高达21600元,真是名副其实的“宝贝”。2018年以来,肉牛价格逐年增加,从每斤13元一直上涨到18元,但是仍供不应求。
颍上县肉牛养殖户王浩养殖肉牛已经20多年,每年出栏肉牛大概400多头。“养殖肉牛的门槛比较高,大户很少,我周围80%都是存栏50头以下的散户,所以肉牛价格高一点不奇怪。”王浩回忆了这两年多的肉牛行情,他说,2019年肉牛出栏价格每斤14元,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销售基本停滞。但是下半年以来,肉牛价格上升很快,到当年11月中下旬,已经达到每斤17元。界首市肉牛养殖户夏富坤对去年冬季的肉牛价格很满意,他对记者说,去年冬季他出栏150多头肉牛,每头肉牛的出栏利润至少6000元,比2019年增加2000多元。
据省农科院畜牧所肉牛养殖专家贾玉堂介绍,我省肉牛养殖规模仍然未达到历史高峰,所以价格自然比较高,“1995年,我省肉牛存栏量达到700万头,2005年肉牛存栏量下降到300多万头,2020年我们初步统计也就是约85万头肉牛。”
多重因素致肉牛价涨
为何去年冬季以来肉牛价格会大幅度上涨?贾玉堂分析指出,首要因素还是母牛养殖量不高,养殖户仍然以购买架子牛育肥为主,导致架子牛价格快速上涨。申浩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架子牛价格相当高,400斤重的牛每头要14000元,比2019年增加5000元,这一成本的增加必然要带动肉牛价格的上扬。
其次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让饲养成本增加。“去年玉米、大豆价格都上涨,秸秆价格也比往年高,肉牛养殖成本明显增加。”贾玉堂说,养殖户的饲料成本至少增加10%。
还有就是疫情的影响,让进口牛肉的消费量有所下降。贾玉堂说,去年下半年以来,为了防控疫情输入,我国加大对进口牛肉的管理力度,一部分冷冻牛肉制品被测出阳性,导致消费者不敢选择冷冻牛肉食用,这样本地产的牛肉就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让肉牛价格上涨。“我们预计,2021年肉牛价格仍然保持这个趋势,养殖利润不会下滑,养殖户可根据自身条件适当补栏。”
规模养牛场发展仍有障碍
谈到我省养牛业面临的问题,省牛羊产业协会会长章孝荣说,资金不足还是首要问题。
伴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物价成本的不断走高,养牛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运转资金和发展资金。由于肉牛养殖周期比较长,初期投入也比较大,而现在的贷款利率较高,且担保手续繁琐,养牛场以及肉牛不可作抵押,这不利于养牛业的发展。章孝荣告诉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养殖户缺乏信息服务平台,肉牛销售完全依赖经纪人,严重制约养殖效益的提高。牛肉产品缺乏大众消费的可信赖品牌,牛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高档优质牛肉产品较少。
贾玉堂说,初步统计,我省存栏1000头肉牛的养殖户寥寥无几,200头以上的才100多户,为什么我省大型肉牛养殖场仍然偏少?主要原因是养殖用地问题,皖北平原农区多为基本农田、农业保护用地,闲散荒地较少。政府在协调用地方面,措施乏力,导致肉牛养殖用地审批困难,严重阻碍养牛业发展。皖南地区多为山地林地,平坦土地多为基本农田,这也导致养牛业发展用地与土地部门及林业部门相关政策法规产生冲突,且协调难度较大。“不解决用地问题,我省肉牛养殖业很难真正做大做强。”贾玉堂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肉牛养殖户,让我省的肉牛养殖业健康发展。(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刘刚 实习生 张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