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万物复苏。砀山县3万多亩大棚桃花竞相绽放、花团锦簇,一股花香扑面而来,满棚盛开的桃花给人们带来新春的气息和丰收的希望。
棚外寒气未消,棚内桃花朵朵,春意盎然。走进温室大棚,一株株桃树上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婀娜多姿、娇艳动人,在枝头嫩绿叶芽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惹人喜爱。大棚的主人、葛集镇土山村村民张中臣种植大棚油桃已有11年了,他家3亩大棚种了400多棵桃树。花期到来,大棚里的桃花都竞相开放,这些天他每天都在大棚里忙活着。“从2月1号开始,油桃花就陆续开开了,我们每天都在油桃棚里进行授粉,授好粉才能坐果率高,这样才能有好的收成。”
砀山大棚油桃一般在2月初花蕾初绽,经过人工授粉、蜜蜂自然授粉,花期20天左右,5月初油桃就可成熟上市。张中臣告诉笔者,随着砀山油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管理方式不断升级,油桃质量比往年有了很大提高,价格也不断提升,果农们切实享受到了大棚油桃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十几年种植油桃,我家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了。”张中臣一说到种油桃带来的变化,合不拢嘴,“我两个孩子在合肥买了车买了房,油桃大户收入都很可观。”
由于村里面引进了多个油桃品种,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大大激发了当地群众发展油桃产业的积极性。葛集镇土山村党支部书记王闫华滔滔不绝地给笔者说起了大棚油桃致富经:“我们土山村共有油桃种植面积4500亩左右,全村各家各户都在种植油桃,目前一亩地油桃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农民收入非常可观。”
近年来,砀山县结合实际、强化农业创新驱动力,大力发展大棚油桃等特色水果生产,推广实施设施栽培技术,采用温室技术,人为控制温度、湿度等有效措施,让桃树提前发芽、开花、结果,分批次上市,保证市场供应。目前,该县种植大棚油桃3万多亩,亩收入近3万元,大棚油桃已成为当地果农脱贫增收的“致富果”。
葛集镇土山村村民张中玲告诉笔者:“一亩地(增收)能达到两三万,我家种了三个品种,一年能收入10万左右。”谈到接下来的油桃种植,土山村党总支书记崔吉胜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们村经常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管理水平,同时将打造土山村的油桃品牌,卖上一个好价钱,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裕。”(吴飞)(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