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早晨8点半,刘君臣又准时到核酸检测点上班了。这里是阜南县王店孜乡,作为池州学院的大二学生,他报名参加了县里实施的“寒假村务实习志愿服务项目”,顺利被招募为临时“村官”。
记者了解到,根据共青团阜南县委员会工作部署,该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于1月24日启动了大学生寒假村务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招募的返乡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将参与村(社区)工作,协助村(社区)做好人员登记、防疫宣传、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有意向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可登录“志愿汇”APP,找到自己所属的乡镇青年志愿服务队组织申请加入,同时到所居住的村填写个人信息,经审核后即可上岗。
活动刚开始,就获得阜南籍返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迅速到镇村团组织报到,协助村(社区)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返乡人员信息登记、重点青少年群体关怀、生态环保等村务工作,积极参加核酸检测点志愿服务,活跃在各村(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我被安排到核酸检测点后,主要负责卡点值守和引导返乡外来务工人员停车等工作。”工作一周后刘君臣发现,乡村群众的防疫意识和配合度普遍提高了很多。“大部分人都能自觉做好防护措施,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即便遇到极个别不配合的,最后也能讲通道理。”
同样成为临时“村官”的大二学生李萍,则被分配到村里“上班”。“我负责发放防疫物资和核实登记外出返乡人员信息。”她说,每天4个小时定点在该乡二郎村村级服务大厅值班,“能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尽点微薄之力,我感觉挺自豪的!”
“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帮了大忙了!”该镇曹庄村书记刘桂礼告诉记者,该村共有5349人,外出返乡人员有1700多人。一开始,即便有村“两委”加上4名后备干部组成的11人防疫队伍,也依然面临着防疫力量紧缺的困扰。“后来乡里给俺村分配了4名大学生,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他说,这些临时“村干”主要负责登记信息和入户宣传政策,不仅极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也让他们能够腾出手来处理其他村务。
据了解,截至1月30日,该县大学生寒假村务实习报名青年志愿者1196人,上岗871人,累计志愿服务已达18814小时。“这些年轻力量充实到村里后,极大减轻了基层防疫工作的负担。”王店孜乡党委委员张宁表示,该乡目前11个村已配备42名志愿者。下一步,他们将让这些大学生协助村庄网格员做好返乡人员管理,同时协助村里做好未返乡人员家庭成员服务,如辅导留守儿童作业,为留守老人送温暖等。(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李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