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我省部分村干部呼吁 ——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来源: 王逸群 耿文英 2021-02-10 08:29:56 责编: 喻寒松


安徽党媒云

李明亮现在终于敢开口和群众“说话”了。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六不准”政策在定远县落地后,这个村书记觉得心里有了底气。“之前政策总是变来变去的,我们工作真不好干!”

李明亮所在的村有2000多人,外出务工人员占村庄人口的半数以上。“最开始上级要求不管省内省外回乡都要核酸检测,不少村民就不乐意了。”他说,现在网络发达,回来的村民都拿着手机质问村干部,为什么地方政策和中央、外地的不一致?“我们只能解释说政策落地有先有后。”他觉得,如果疫情形势严峻,严苛的防控要求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省属于低风险地区,省内流动如果还采取严格管控措施,不仅会加深干群矛盾,还会让村干部开展工作变得畏首畏尾,“后来我很怕和群众解释,但又不得不说。”

“有些村干部对政策理解不透,解释的时候会出现偏差。”李明亮说,还有部分村干部为了减少本村疫情防控压力,就故意把返乡要求说得严一些,让那些正在犹豫是否回家的村民“知难而退”。

在皖北某县,即便对疫情防控工作得心应手,村书记张永发也觉得今年工作压力比往年“大得多”。“去年我们这里就有武汉回来的确诊病例,但村里管控得很好,没有出现新增。”他说,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但县里的政策要求很严,让村里每天要在工作群里上报返乡人员数字、下乡入户照片等信息,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

“现在防控矛盾和难题都压到了基层,这样我们不仅压力大,也不好把握工作的度。”东至县村干部王凯对记者说,作为村干部,即便工作再累再难再得罪人,他们都会把上面要求的事办好,“政策问题可以克服,大不了与老百姓多说两句,但缺人缺钱的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王凯说,该村共有2018人,由于村“两委”人手不够,去年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就动用了大量的社会力量。“但各项开支算下来花费了五六万元。”他告诉记者,县里最终只给了1万元经费补贴,“今年依然面临缺人缺钱的问题。”

在王凯看来,解决缺人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基层干部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但苦于人手有限、精力有限,因此其他的社会单位、包括行业协会等都要主动参与、协同作战。”他说,即便抽不出人帮忙,也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疫情防控转化成每一个人的自觉和义务。

“今后一段时期,疫情防控可能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王凯建议,各地应建立长效防控机制,给予相应的人财保障,“政策接地气、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让村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挺直腰杆做事。”(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王逸群 实习生 耿文英)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