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姚和平、刘红丽、甘启斌三位省人大代表来到“直通两会”现场,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亮点、重点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作为一名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者,甘启斌代表建议,在延续脱贫攻坚、帮扶政策的同时,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应给予乡村更大支持。“乡村振兴,要紧紧扭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企业带,所以我建议要培育带动性强的‘航母型’龙头企业,通过‘一县一业、一市多航母’的模式,实现一二三产更高质量融合发展。”此外,甘启斌还认为,要推进招才引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智力需求。
“安徽的创新环境优化、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创新已成为安徽一张响亮的名片。”省人大代表姚和平表示,安徽的创新已成为地方发展的浓厚基因和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力。“今年两会我带来了两个建议,一是建议修订《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二是建议修订《安徽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条例》。”姚和平表示,希望能够把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些重大政策优化、固化下来,能够进一步转化成全省的共同行动,更好地促进安徽高质量发展。
作为电信行业从业者,省人大代表刘红丽特别关注5G新基站的建设。“运营商仍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建设成本高、建站难、用电贵,以及群众因不了解担心基站辐射等问题。”为此,她建议省委省政府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于运营商建站给予适当补贴、推动各类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区域向5G设施开放并免除资源占用费,用电给予针对性优惠政策。
1月27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举行了“直通两会”首场活动,王雪松、朱谦、周可金等三位省政协委员亮相,回答了现场记者提问。
率先登场的王雪松委员,是民建安徽省直中医大学支部主委。她说,新冠疫情发生后,我省中医药系统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药西药并用,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全省实现“清零”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当前群众关心的疫情防控问题,她表示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中还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省政协委员、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主任朱谦表示,在实际工作和调研中他发现,虽然城市绿地在扩张,但品种单一、成活率低等现象很普遍,一定程度影响了生态安全。他建议把乡土树种的发展纳入到全省“十四五”发展目标中,做好乡土树种的良种选育,在此基础上,做好良种推广,并在我省一些重点工程里加以应用。
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周可金委员则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百姓的餐桌。他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大力推广油菜种植,保护油菜产业安全,推动我省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尽快出台政策,支持冬闲田扩种油菜,进行补贴;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补全产业链;推动油菜籽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试点油菜籽目标价格,保障油料供给。(宗禾 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程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