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裕安区委宣传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王拐村完善基础设施,联系在外创业有成人士返乡创业,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在该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车间里,安徽幸福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小货车正准备拉2000件合作社生产的花生、瓜子等优质炒货放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公司负责人方正福介绍,去年平台为王拐村销售村货特产达80余万元,今年力争突破100万元销售额。“这个地方的特色产品主要是优质的花生和打瓜子,通过去年在平台上销售,反响很好。我们公司将继续在订单上对王拐村进行倾斜,带动王拐村的脱贫户增收致富。”方正福表示。
王拐村地处淠河岸边,淠河冲积形成的沙质土壤肥沃,适合花生、打瓜、芦笋等多种农作物生长。针对这一特点,王拐村首先将产业发展瞄准了家家都可以种植的花生、打瓜等特色农产品,成立王拐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安徽幸福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帮扶下,按照“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合力打造“一村一品”裕安村货,实现广大村民抱团发展。
产业要发展,就得有特色、可复制、能带动。如何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或者返乡创业人员投资成为王拐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着重考虑的事。2020年2月份家住新安镇的荣发家应邀来到了王拐村考察,经过土壤送检和专家评议,认为王拐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经济效益价值高的软籽石榴。3月份荣发家和村里、农户签订协议流转150亩土地,成立文发园艺中心,种植了从突尼斯引进的13000棵软籽石榴树苗,如今树苗长势良好。“这个小苗正常在3年,到2022年就能全部挂果了。3年的小苗每棵树产量大概十几公斤;5年的产量大概30公斤到40公斤左右。六安有好多大型超市都在采购,我们当地没有这个品种,销售不成问题。”荣发家介绍说。
为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大户带动作用,王拐村在区委宣传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合力帮助下,流转土地、建钢架大棚搭好了产业引进的台子,邀请大户袁以艾进驻发展芦笋产业。2018年王拐村六安市悟博芦笋种植场正式建成并逐渐产生效益,同时也为周边群众农业生产带来了新方向。“一个保温大棚,第一批每亩地能产芦笋500公斤左右,给批发商的售价大概15块钱一斤,一个大棚年产值在2万块左右。”正在保温大棚里忙碌的袁以艾介绍道,“现在村里其他人都很感兴趣,我包他们苗,然后回收他们的芦笋,帮他们卖,只要他们愿意一起做,肯定比种庄稼效益高。”
2020年,王拐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文发园艺中心、悟博芦笋种植场共带动就业80余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余万元。(李立胜 仇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