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要注意不要让人在树下烧香,春夏季节发现树下有虫屎,要及时告诉我们来防治。”1月6日中午,定远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自华来到桑涧镇河西村察看古树保护情况,对护林员蔡万顺交代工作细节。
2020年,定远县投入100万元资金,对全县24棵古树进行保护施工,并为每棵古树配备“林长”和护林员,相当于给全县的古树名木找了42名贴身服务的“树保姆”。
蔡万顺就是新配备的21名护林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他的工作职责是“每天来看看树。”“重点看有没有人为破坏,有没有因为大风、雷击等造成树木损伤,有没有发生病虫害,需不需要浇水等。”一有情况就向村书记,也就是保护古树的林长苏修之报告。除了保护这棵古树,蔡万顺还是村里的清洁工,每个月工资800元。
在三和集镇槐墟村记者看到,一棵树龄在四百年的银杏古树老枝遒劲,芽苞饱满,让人不禁联想到春天到来时一树碧绿的景致。树的下面,栏杆围挡,周遭开阔,旁边竖起两根巨大的避雷针。“我们编制了‘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像这棵树主要是采取防腐、病虫害清理、填充有机肥、砍伐周边杂树等措施。”陈自华说。
据定远县林业局相关领导介绍,经过普查,目前定远县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共有24棵。2020年初,该县林业主管部门邀请省林科院专家对这些古树进行了“会诊”,编制了保护方案。投入100万元资金,安排专业队伍进行保护施工。为每一棵树树立保护标牌,建立档案,落实了21名林长责任人,选聘了21名生态护林员对这些古树进行保姆式管护,做到了树树有“身份”,树树有“保姆”。
记者采访时,还偶遇了在合肥做生意的定远人王梅。“我老家离这只有十几里路,过去一直听说这里有棵老银杏树,但是没有来看过,今天专程来看看。”说起老家对古树的保护举措,王梅连连说好。“现在美丽乡村建设搞得很好,这棵古树保护得也很好,都成了网红景点。每每看到关于这棵古树的视频和图片,都会勾起我们在外游子的乡愁。”
苏修之告诉记者,围绕村里的黄连木古树有很多美丽的传说,都是教育村民要行善积德、和谐相处。“我们还专门制作了宣传标牌,宣扬这些积极向上的内容。现在这棵树已经成为中心村的一大景点,经常还会有外地人慕名来观赏。”
专家表示,古树世世代代守护着乡村,是定远乡村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当前全省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的大背景下,该县将分布在村头田边的24棵古树保护好、利用好,对守住定远的历史、文化印记,对加强定远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绿色财富”,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程茂枝 张波 通讯员 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