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早上7点,泗县草庙镇治岗村贫困户倪远明吃完早饭,急急忙忙就往村部赶。因为今天对于倪远明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村里的“一户一块田”改革,开始抽签分地。
由于儿子外出务工,家里的20多亩耕地一直都是老两口在耕种。“以前家里的20多亩地被分为大大小小的21块,遍布我们村的东南西北,收种极为不便,现在可好了,并成两块地,一块旱地、一块水田,我们耕种起来就方便多了!”倪远明高兴地说。
作为村里种地出了名的好把式,谈到“一户一块田”改革实行以后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倪远明是乐得合不拢嘴。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零碎的田地变成整块田之后,省时、省力又省事,每亩地能减少工时劳力的同时又节省机械费用,一亩地就能节约种地支出200多块钱,一年能省五六千呢,好政策真的能为我们带来‘真金白银’啊!”
“以前是把土地按照不同位置、不同肥力划分成小块,进行‘肥瘦搭配’‘分田到户’,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土地零散、不利于规模经营成为当前广大村民普遍面临的难题。‘一户一块田’改革,就是将过去的零散耕种变为家庭连片经营,实现农户家庭经营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草庙镇镇长刘琪介绍说,“从治岗村几个自然组的推进情况看,‘一户一块田’不仅提高了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提升了社会化服务能力,还有效解决了土地纠纷与集体公益用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总结治岗村的经验做法,逐步向全镇推开,让好政策惠及每一名群众。”(姚森 马冉)(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