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草莓上市。走进泗县丁湖镇,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内,一筐筐新鲜的草莓,正通过各个批发商送进千家万户。“我第一年种,一边学习摸索,一边总结经验,能有这样的收成我自己很满足了。”看着一颗颗在阳光照射下红得发亮的草莓,苗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毛万明脸上挂满了笑容。
毛万明原本是幸福的四口之家,2017年年初,女儿突发大病,扰乱了他的生活。当时,毛万明女儿毛丽丽感到肝部疼痛,到医院后,经过一番检查后,被确诊为肝癌晚期。21岁,花一样的年纪,却被病魔无情的摧残着。从确诊的那一刻开始,为了给毛丽丽治病,毛万明带着毛丽丽辗转于各大医院之间,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身的债。
当年8月,毛万明向驻村工作队诉说了自己家庭情况后,经过户申请、民主评议等程序,2017年年底,他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的帮助下,很快落实了低保、大病救助等帮扶政策,毛丽丽的看病费用和一家人的生活支出算是得到了解决。
在邻里的眼中,毛万明是一个勤快、肯吃苦、肯干的朴实庄稼汉。女儿没生病前,毛万明在家门口建了一个简易的塑料大棚,自己学习育苗知识,专门培育山芋秧苗出售,正常一年都能收入2万元左右。但是,这两年一直带着女儿到处去看病,家门前的塑料大棚无人照料荒废了。
毛万明一家一直不放弃一丝希望,坚持治疗。但是,今年秋天,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毛丽丽年轻的生命。看着伤心欲绝的妻子和正在上学的儿子,想着生活还要继续,在料理完女儿的后事后,毛万明暂时放下悲痛,决定重拾旧业,继续发展大棚种植。然而,多年为女儿治病,家中已经没有了重新搭建蔬菜大棚的本钱,还没起步,就遇到了资金瓶颈。
“人家都脱贫了,我心里很着急,都小康了,我也不想让家人掉队。”毛万明发自内心的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驻村工作队长吴宗哲的心里,回到村里后,吴宗哲立即与农商行、农经站等部门联系,帮助其申请小额贷款和技术指导。
有了驻村工作队的支持,毛万明更加坚定了自己脱贫致富的决心。为了能够更好照料好蔬菜大棚,毛万明将自己的棉床被窝全部都搬到了大棚里。每天吃在大棚,住在大棚,大棚成了他第二个家。
在毛万明的精心照料下,他家大棚里的草莓相对其他家的草莓不仅成熟早而且品相和口感都很好,市场认可度很高。“现在草莓平均下来大概20多一斤,一亩地大概能产2000多斤,今年7亩草莓应该能将建大棚所有的投入都挣回来。”毛万民开心地和驻村工作队算了一笔账。今年年底,毛万明一家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光荣地脱了贫,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带着家人搭上了奔向小康生活的快车道。(贺微微 梁满义)(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