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47万户、生活垃圾处理率达70%以上,累计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135.58万套……12月18日,记者从“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村人居质量持续改善,住有所居取得重要进展。
省住建厅厅长贺懋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突出抓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累计改造农村危房47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9万户,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确保了困难群众不住危房。特别是面对今年特大洪涝灾害,全力推进灾后倒塌房屋重建和损毁房屋修缮,累计鉴定62040户进水农房,经鉴定为危房的10708户(C级8251户、D级2457户)的重建修缮工作已于11月底前全部完成,确保了受灾群众入冬前全部入住安全居所。
此外,我省还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建立“户集中、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基本完成288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2019年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家级验收。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全省累计40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七。黄山市列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市。
住有所居取得重要进展。贺懋燮介绍,我省聚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以及新市民等住房问题,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开工建设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住房135.58万套,超额完成“十三五”105万套棚户区改造目标,开工总量居全国第四,基本建成115.05万套,帮助39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
贺懋燮说,省委、省政府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省级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全面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预计到年底,累计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020个,房屋建筑面积9836万平方米,惠及110万户小区居民。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2016-2019年,近400万个家庭通过市场解决居住问题。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镇居党媒云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1.8平方米,较2015年末增加7.1平方米。(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程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