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杨庄乡:做强草莓产业 带动群众致富
来源: 2020-12-17 11:45:11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

近年,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乡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围绕“一村一品”做文章,根据地区产品品牌和市场特点,积极扩大草莓种植面积,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不断做大做强草莓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眼下,正值寒冬时节,室外寒气逼人,在杨庄乡苏湖村的草莓大棚内,空气中弥漫着草莓的清香。往年12月底才能采摘的草莓,今年提前上市,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箱,准备发往周边水果超市。

正在装车的工作人员许文法说,今年草莓上市比往年都要早一些,产量也比往年同期要高,由于前期管理到位,无论口感和价格都很好,在市场上很有认可度。

苏湖村的草莓产业发展已经有7年多时间,在产业发展之初,村民大多还是种植传统作物为主,没人愿意加入进来。

针对这些问题,苏湖村把握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精准定位,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大力扶持高品质草莓产业发展,培植草莓种植示范户,建设草莓产业基地,利用技术支持和收益影响,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实现稳定就业。

不仅如此,在基地种植草莓的村民还能免费学习种植技术,该基地种植户王妍就是受益者之一,她告诉笔者,以前她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2017年她抱着试试的态度在东辰草莓合作社租种三个棚,基地给她提供技术和销售支持,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尤其今年草莓上市早、质量好、口感好,价格更好,预计每亩收入不低于5万元,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甜。

冬晨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后伦告诉笔者,只要加入合作社,从育苗到栽种,再到上市都是统一化管理,销售跟各大商超订好合同,确保农户每一斤草莓都能成功售出,并且价格合适。草莓产业兴起之后,带动了周边村民60余人就近务工,吸引了来自周边县区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苏湖村村民韩秀英告诉笔者,她在草莓基地干活,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元,一年七八千元,不仅解决就业问题,而且离家近,不耽误接送孩子,可以照顾到家庭。

如今,苏湖村的草莓基地规模已经达到150亩,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2万元收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后我们将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新增高科技的无土栽培技术,扩种草莓大棚,让在基地就业的村民就业转为创业,让他们收入增加,幸福感增强。”杨庄乡苏湖村党总支书记马梅说。(韩伟)(安徽日报驻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