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近期,定远县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和中央确保粮食安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全方位的粮食监管体系,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构建组织保障体系。该县成立定远县粮食安全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粮食安全相关工作。县粮储局设立综合监督检查股,负责监督检查有关粮食流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粮食经营者购销活动、粮食质量、粮食仓储设施和设备等,依法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构建联合监管体系。为切实管住管好政策性粮食,1月7日,中储粮滁州直属库、滁州市农发行、定远县发改委(粮储局)召开联合监管会议,一致决定成立定远县政策性粮食联合监管办公室,从三家单位抽调专人,落实办公场所,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明确巡查范围及监管职责。联合监管办自成立以来,以全面强化县级联合巡查监管机构为重点,通过配足监管人员、打造信息化监管平台、完善监管办法、落实经费保障等措施,在政策性粮食定点、收购、预验收、空仓核验、日常巡查、出库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质量监管体系。成立定远县粮食检验检测中心,为事业单位。投资240万元的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抽调全县8名质检人员到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培训粮食收购质量必检项目及卫生指标快速筛查内容。在粮食收购环节,实行自动扦样、吹风过筛、二次验质,落实粮食收购质量责任制,杜绝超水超杂粮入库。检测中心成立督查组,不定期地对收购及库存粮食质量进行巡查、抽检,截至10月底,抽样检验粮食样品2230多份,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构建市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夏、秋两季粮食收购市场检查和各类专项监管等活动,依法查处和打击各类扰乱粮食市场流通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执法检查28次,检查各类粮油经营企业71户。通过依法查处和打击各类扰乱粮食流通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力地保护了粮食经营者、消费者和种粮农民的利益,进一步规范和维护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构建网上监管体系。深入推进“智慧皖粮”信息化系统建设,投资420万元,建设省级储备库信息管理平台1个、县级信息管理终端平台1个、收纳库17个,并将8个大型龙头加工企业纳入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于粮情检测、安防监控等,粮食管理人员通过电脑实时监控每个仓库的粮温、仓温、湿度和粮食质量等情况,极大提升了粮食网上监管能力,为保障库存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矛盾化解体系。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粮食安全隐患,且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的粮食经营者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要求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杜绝和消除隐患。针对容易引起纠纷的粮食出库问题,该县按照文件要求,凭省级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开具的看样单,购买方与库点共同扦样化验,核准粮食质量情况,双方签字确认。竞价拍卖成功后,购买方需携带拍卖合同、双方确认的看样单,办理销售出库登记手续。县监管办开展不定期巡查,督促企业规范做好粮食出库工作,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同时对粮食出库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跟进,调查处理,化解矛盾。(王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