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现有耕地面积8828.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393万亩,实现规划任务“双达标”,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5年来新增耕地81.3万亩……这是记者在12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发布会上,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郜红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依据最新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省耕地面积8828.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393万亩,实现规划任务“双达标”,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5年来,全省累计新增耕地81.3万亩,采煤沉陷区修复耕地1.47万亩。全省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保护比例由38.75%上升到55.28%,实现了对城市周边优质耕地的永久保护,并初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216.24万亩。
同时,我省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截至2019年底,我省“十三五”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达到28.06%,提前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其中,2018年度下降率为7.54%,居全国第一。2018年以来,成功处置“僵尸和低效企业(项目)”20宗、2304亩。自2018年国家实施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以来,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0.84万亩,处置闲置土地19.15万亩。全省12个市、县(市、区)被评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共获得新增建设用地奖励指标8000亩。2018年和2019年,我省因落实国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共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建设用地指标1万亩。(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胡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