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益然香”,亦然想——探访千年木制榨油法
来源: 耿天宇 黄雨婷 金波 韦韬瑞 杨倩 2020-12-09 13:24:32 责编: 喻寒松


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收子压取油,可以煮饼。一倾收二百石,输于压酒家。”其中的“压取油”就是压榨得到的油,“压油家”便是榨油的作坊了。在隋唐时期木榨油已经作为贡品上贡给皇家使用,普通老百姓则难以接触到。

随着时间的车轮向前转动,木榨油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益然香”坐落于三江环绕,清水相连的江南水乡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这是中国唯一的产业化体系化非遗木榨保护地,也是目前属于全国最大、商号存在历史最久、产品品种最全的纯手工木榨生产基地。

传承 鸠兹古韵第一香

益然香商号初创于清末芜湖古城油坊巷,后辗转迁至芜湖六郎镇至第四代许祚文恢复商号经营,已有130年的悠久历史。许祚文是许氏油坊的第四代传承人,祖辈一直坚持木榨传统工艺。

随着父辈年龄渐长,许祚文深知古法制油的珍贵。为了重现益然香“开榨十里香,油香透半城”的辉煌图景,他创办了芜湖益然香木榨文化产业园,成为了国家“3A”级景区,将益然香打造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文化厅正式发布,许祚文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芜湖木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承载着古法木榨榨油的传播重任和历史使命。

坚守 五十载初心不忘

“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凌晨四点的六郎镇北陶村依旧沉浸在夜色之中,木榨油坊里灯光却早已亮起。王师傅是安徽宣城人,今年62岁,从事手工榨油这个行业已经将近50个年头了。

“我一直都住在厂子里,过年过节才回去,100多公里太远了,哪得空回去呢?”这是王师傅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天凌晨起床榨油已经成为了他的日常。因为出油时间较长,榨油种类不同导致师傅们工作时间每天都不一样,比如芝麻油蒸粉、包饼、上榨出油的过程持续较长,师傅们凌晨两点就开始工作。

陶师傅说:“假如遇到想要坚守这个传统手艺的年轻人,慢慢培养,能让10台木榨机全部开动起来,普通人在旁边观看都能学会,只是出油率不一样。”他是王师傅的徒弟,却小不了几岁,在王师傅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木榨手艺。油坊也曾招募年轻人过来工作,可能是因为太辛苦难以坚持下来,传统木榨工艺师傅也越来越少,留下来的大都是50岁的老油匠,他们始终坚守着那份初心。

图片12

↑手工艺人沈师傅

图片13

↑手工艺人王师傅

传统木榨工艺由十几道工序组成:选料、车籽、炒籽、磨粉、蒸粉、结草、铺粉、圈饼、踩饼、压饼、上榨、插楔、撞榨、接油、沉淀、缸醒16道工艺,人工操作起来纷繁复杂,每道工序,每个流程都是现代榨油技术难以代替的。

图片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饼这一步骤原来都是人工制作,师傅们穿布底鞋脚踩包饼,对师傅的技巧和熟练度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没有五年以上的经验难以完成,包饼机因此应运而生,仅仅制作20个包饼就需要80分钟,师傅们经常要戴着手套搬动100多度的包饼,是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

撞榨——“千锤百击”是木榨技艺的最关键部分,是师傅手艺,油籽和木榨配合的过程,机器难以掌握好其中的力度。其技艺之难,难在如何使用巧劲荡起重达420斤的熟铁锤,且锤锤掌握力道。厚实的油饼在撞击下,变成纤薄的“纸片”。

图片15

随着一滴滴色泽饱满、晶莹剔透、馥郁醇香的油沥出,师傅的匠心也随之传承,在千锤百击之下划出一道金色的幕帘涓涓流淌。

木榨体是木榨技艺的核心道具。每个木榨体都有属于自己的铭牌,铭牌上记载了出处、年代、材质等信息,像是一本古籍记载了木榨体的前世今生。古木榨不仅依靠油籽的洁净度,还依靠师傅精巧的操作,才能使油品饱含历史的积淀。

每天早晨益然香木榨油坊弥漫着纯正的油香,撞榨打油的阵阵撞击声回荡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传统榨油匠的辛勤劳作,亦是对古法木榨技艺最有力地坚守。

创新 古朴木榨溢新荣

“问油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更好的传承传统木榨的工艺,提高成品油的品质。益然香和江南大学联合组建了“中国木榨油研发中心”和“博士生流动站”,依靠自身安徽省非遗纯手工制油技艺优势,秉持着“最大限度保留天然油脂营养元素”的食品理念,开展系统研发,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产出的益然香木榨油品也被评为了“中国高端食用油金奖”等一系列殊荣。

周盼是益然香油坊的质量检测负责人,她向我们介绍:“益然香研发了8款传统的木榨油,其中菜籽油、山茶籽油、芝麻油等都是比较普遍的产品。”特别是葡萄籽油具有美白养颜的功效,仅仅1斤的葡萄籽油就需要100斤的葡萄籽制作而成。

图片16

↑质量检测负责人周盼

说到油的品质,周盼脸上满满的自豪感。为了食品安全考虑,原先的稻草包饼改用无菌白布包饼,这种白布不可反复使用,白布的破碎会导致油品质量的下降。“芝麻是河南平舆县的,核桃来自新疆阿克苏的纸皮核桃含油量高……”周盼对于每种原料的来源都了如指掌。

机榨法和浸出法相较于木榨法能更好的分离,如何能最大程度减少自然沉淀物成为周盼目前研究的方向。从选料到灌装的每一步严格把关,从油品种类的探索到研发,不以次充好是本分,追求完美则是匠心。

起初益然香采用的是厂家自营的销售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有了线上直营店,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双渠道的销售体系。为了发扬传统木榨,益然香建立了游客中心展示馆介绍木榨技艺,一天最多迎来八辆大巴车参观,中央电视台和安徽电视台也曾探访过益然香的千年木榨古技。

老师傅们用赤诚之心传承着这门千年手艺,渐渐逝去的榨油声也不断回荡在油厂中。益然香则秉承着“韵香繁复不遗余力泽乡邻,制纯艰困不省物利惠众生”的祖训,承继着“知微慎独善为本,敦厚信重济世长”的家风,将千年木制榨油法不断传承下去。(耿天宇/文 黄雨婷 金波 韦韬瑞 杨倩/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