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瓶子不要扔,农田地膜捡回家”,这在芜湖市湾址区红杨镇几乎成为居民们的共识。在这里,不但没人乱丢垃圾,还有人主动把垃圾带回家。这样现象的出现得益于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在垃圾分类行动上使出的“新招妙招”。
一直以来,如何清除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是困扰着许多乡镇的问题。在红杨镇,这些问题随着垃圾分类兑换超市的设立得到了一定程度解决。在超市里,无论是纸盒、塑料、玻璃,还是废弃电子产品都可以拿来兑换。居民们如果做好了垃圾分类,就可以获得积分用以兑换生活用品。每个前来兑换的居民,都有一个积分卡,卡上记录着该居民对垃圾分类点点滴滴的贡献。
超市墙壁上张贴着垃圾回收兑换积分表、管理制度、垃圾处理流程等等,每样垃圾的“身价”都一目了然。珩琅山村垃圾分类兑换超市负责人王金林介绍:“塑料瓶一斤3积分,农药瓶这种有害垃圾1个4积分,35积分可以兑换一块肥皂,50积分可以兑换洗衣粉和牙膏,450积分可以兑换电水壶和大豆油,所需积分最多的是大米,490积分。”超市回收的垃圾会被分批运往镇中转站,可回收垃圾进行再利用,有害垃圾做统一无害化处理。
为了帮助居民们更好地区分垃圾,红杨镇政府印发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定期召开村民会议进行宣传。垃圾分类兑换超市管理员的工作也不仅局限于居民们的日常兑换,他们还负责所在区域的垃圾管理工作。据王金林介绍,管理员需要从整点开放、整洁有序、台账完备、规范收集和现场提问垃圾分类知识五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同时通过走访附近居民,收集积分兑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红杨镇城镇管理办主任谢支友表示,自垃圾分类兑换超市开设以来,居民们垃圾分类积极性显著提高,红杨镇区域内的白色污染物基本消失。目前,该镇在2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内开设了13个垃圾分类兑换超市,基本形成垃圾分类兑换超市全覆盖。(王传辉 郭静雅 王毅/文 叶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