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走进郎溪县凌笪乡王桥村香缘药材种植园,漫山遍野挂满果实,300多亩栀子成熟挂果,进入采摘季。村民们头戴草帽、挎着蛇皮袋走进栀子树丛中,不一会儿就采摘了一袋子栀子果。
细看栀子果,椭圆形的果实悬挂枝头,颜色鲜艳呈橙红色,果实顶端还有花萼,像一个个倒立着的小红灯笼。
香缘药材种植园负责人岑旺金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之后赴浙江、江苏等多地考察。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发展栀子产业。2012年,岑旺金从村民那里承包了300多亩田地,种植起栀子树。
“别看这小小的果子,作用可大着呢。”岑旺金告诉笔者:“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栀子果还能提取天然的色素,是绿色产品。”
自从岑旺金的种植园发展起来后,王桥村的村民们也变得更忙碌了。今年65岁的陆涛林是村里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脊椎时常疼痛,陆涛林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活,一直在种植园里工作。
“自从村里发展栀子产业,我就在这个家庭农场从事管理工作,好的时候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贫困的帽子已经摘掉了。”陆涛林笑着说,“平日里主要是从事打药水、除草等工作,活不重,也不是天天要做,像现在采摘期就过来采果子。”
在栀子果采摘高峰期,该种植园每天吸纳附近100多名村民过来采摘。岑旺金表示:“栀子果采摘无需技术含量,每年这时候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果子按3毛一斤称重计算工钱,采得快的村民一天能挣100多块钱呢。”
种植园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带动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增收致富,解决了13户贫困户就业,人均年增收4000元,同时带动周边近200余户村民务工,人均年增收500元。
看着满园的栀子果,岑旺金高兴地说:“我的果子不愁‘嫁’,很早就已经接到了订单,即将发往外地。”(戴丹丹 余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