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闲置资源资产如何增值增效?天长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给出了答案。
2018年5月,天长市发改委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天长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全市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提供场所、设施、发布信息、组织交易等服务,履行签证职能;提供咨询、经纪、培训等。村社土地和水面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房产租赁、林木竞买等,均可在此办理。该中心成立以来,全市各村、社区以产权交易平台为依托,积极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该市杨村镇北荡村,是由原张行等3个半农半渔的小村合并而成的,村中有林地、水面、滩涂等资源,还有一些闲置资产。“但以前水面、林地发包和房产租赁,不是‘捣袖笼’、人情议价,就是‘土办法’招标,不但收入低,而且村民意见大。村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因此发展壮大,反而欠下了60多万元债务,是个捧着‘聚宝盆’没饭吃的穷村。”北荡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李光明无奈地说。
北荡村党总支书记张元祥告诉记者,今年7月,张行林场52亩老旧树木要对外出售,来了几拨树贩子只同意出4万元。“你们不能这样随意卖,进入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规范交易,一定能卖出好价钱。”该镇纪委书记熊俊凤得知后及时支招,帮村里激活了沉睡多年的资源资产。
在镇纪委和镇“三资办”指导下,该项目挂牌底价为14.68万元,共有5家竞买人、经28次线上竞价,最终以16.8万元的高价位成功交割,比树贩子的出价高了10.8万元。“公开出效益,竞价获利多!”这件事在北荡村引起不小的震动。
尝到甜头的北荡村,利用1个多月时间对伐树后的林场废旧林地进行整理,再通过市里的交易平台公开对外发包,江苏金湖县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陈金玉以年承包价1.4万元,获得20年的承包经营权,用于建设综合生态园,北荡村一次性收入租金28万元。10月下旬,北荡村又将外圩300亩滩涂水面和三个老村部、三所旧村校等,逐一挂牌上平台发包、租赁,又获得每年17.6万元的租金回报。“这个村2019年集体收入只有5万多元,到今年10月已达到45万元了,由全市后进村一跃成为先进村。”杨村镇党委书记徐家林说。
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让村社走上“阳光路”,奔出好“钱程”。但在实际运作中,也发现该交易平台有些操作流程过于烦琐,如为某个审查环节需要交易双方反复填表,提交证件手续,甚至还要到实地测量、测算,这样跑来跑去,一些村、社区嫌麻烦,他们宁愿资产资源少增值,也不愿意把时间精力耗在“跑腿”、受“洋罪”上。
天长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流程再造,对资产资源评估、举证、报价、信息发布等中间环节进行优化,提高了交易效率。
2019年底,铜城镇龙岗社区钱家圩110亩集体水面经营权在对外发包中,由于发包程序繁琐等原因而按下了“暂行键”。今年1月,龙岗社区在镇纪委主导下,由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重新对外发包,承包期为5年,经6个养殖专业户公开竞价,年承包价一举提高到13万余元,而且5年一次性缴款。自市交易平台运作以来,新街镇6个村、2个社区的资产资源共进平台交易31宗,都取得令人满意的高收益。
“农村产权进入‘阳光平台’公开交易,实现了集体资源、资产增值增效。”天长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梁斌介绍,交易中心挂牌至今,全市16个镇、街道通过该交易系统共计交易项目332个,实际成交298个,成交金额2.762亿元,增值额4007.66万元。其中,今年1至10月份成交88个,成交金额9616.34万元,增值额1372.25万元。(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宣金祥 潘翔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