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精准培训“强素质” 特色产业“效益增”
来源: 冯长福 邓俊杰 2020-10-21 19:36:36 责编: 喻寒松

​  “学到了技术,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市场,参加这个培训班,收获不小。”10月20日,长丰县水湖镇费岗村草莓种植大户田涛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民生工程培训,第一次是2016年,通过接受培训,掌握了很多种好草莓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草莓种植效益稳步提高。

  田涛所说的“培训班”,就是长丰县农业农村局主办、长丰县兴丰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承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草莓)培训班。全县种植草莓的家庭农场、合作社负责人和大户共计50人参加了本期培训。 

微信图片_20201021192519

  今年46岁的田涛,从事草莓种植有近20年了,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一开始只有两三亩,现在有20亩15个棚;设施档次也上去了,前些年是简易竹棚,现在是钢架大棚。“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草莓销路不畅,效益不太行。”田涛说,近几年,正常年景的话,他家草莓种植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能见到实效。田涛善于把培训班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以前,草莓发生病害了,我们一点也看不出来。专家给我们看各种病害表现图像,再讲解如何防治,非常实用。现在,草莓要是生病了,我们下地一看,就知道是啥病。”田涛告诉记者:“在提升草莓品质上,也学了很多新招。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的方法,基本不打农药。施肥全部用发酵过的饼肥、生物菌肥,不用化学肥料。”

  水湖镇伍岗村“林莓园”家庭农场主胡成林从事草莓种植有25年了,现有大棚草莓15亩、草莓苗圃28亩。“种田讲科学,才有好收成。”胡成林说,她俩口子都参加过职业农民培训,真的尝到了甜头。每次参训之后,他们就按专家讲的技术来操作,草莓种得越来越自信。“我家以前搞草莓育苗,亩均产量只有三四万株。向专家学习新技术后,这两年搞草莓育苗,亩均产量达到6万株,质量也更好了。今年草莓苗行情不错,亩纯收入可达2万元。”

微信图片_20201021192526

  “培训班在理论教学上,主要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市和长丰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来讲。”长丰县兴丰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世祥告诉记者,内容既有草莓标准化栽培技术、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实用新技术,又有农业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农产品营销及电商知识。 

  “在家千日好,出门开眼界。”夏世祥介绍,这次培训总计16天时间,其中室内教学6天,室外实训教学10天。他们带领学员在参观本县先进的草莓园区后,又赴江苏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考察学习,实地观摩中国草莓南方资源圃、睢宁县脱毒草莓组培和三级繁苗示范基地、建德市草莓小镇、杭州市下沙草莓新品种育苗基地。“外出考察学习,进一步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和思路,了解了草莓产业的现状、问题和突破路径。”

微信图片_20201021192536

  长丰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陶余清告诉记者,今年该县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共计培训学员300人,6家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各培训机构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考核,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开展,为构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匹配的人才供给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长丰县素有“中国草莓之都”的美誉,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2019年长丰草莓品牌价值达76.33亿元。“长丰草莓自1970年开始试种,种植历史已有50余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草莓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近三年一直稳定在20万亩左右。”陶余清表示,长丰草莓今年被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又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行列。(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邓俊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