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记者探访金寨部分中药材生产基地——“十大皖药”品牌越来越响
来源: 程茂枝 2020-10-20 17:46:02 责编: 陈昌清

微信图片_20200325145811

  11

“我们2016年就通过了国家有机基地认证,灵芝全部采用金寨本地的赤灵芝菌种。”10月17日上午,在位于金寨县全军乡梁山村的金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灵芝生产基地内,该公司董事长金刚向来访者介绍,他们的金芝源品牌这几年越来越响亮,灵芝及灵芝孢子粉等系列产品远销江浙沪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广受欢迎。

微信图片_20201020174258

金刚告诉记者,随着皖产道地中药材品牌的提升,公司产品也越来越好卖,“现在每亩收入在5万元左右,还能辐射带动50多户农户在基地就业。”16日至17日,全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金寨县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十大皖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微信图片_20201020174304

记者获悉,2016年底,我省开始启动“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确定了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黄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断血流、桔梗、天麻、太子参、前胡、葛根、百蕊草共15个“十大皖药”品种、44个产业示范基地、76家建设单位。“其中产业示范基地种植面积共12.7万亩,涉及10个市、18个县(市、区)。”

发展“十大皖药”,优良品种繁育是关键。在金寨县农光互补中药材繁育种植示范基地内,黄精、桑黄等当地中药材正在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繁育。金寨森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雷介绍,该公司和省技术研究院、皖西学院共同研究的黄精种籽破眠催芽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黄精组培育苗技术亦获重大突破,这两项技术提高了黄精种籽的出芽和成活率,为大规模人工栽培提供了种源保障,降低了生产成本。

微信图片_20201020174308

“我们是全国第一家大面积人工种植桑黄的企业。”在金寨尚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桑黄基地内,负责人陆本坤自豪地表示,他们历经20余年的技术研发,在国内率先成功驯化野生桑黄菌并人工栽培获得成功,目前已形成年产50万菌棒的生产规模,公司开发的桑黄中药饮片已上市销售,将有望打开一个近3亿元的大市场。

省药监局局长吴丽华在推进会上说,虽然“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基地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她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质量优的“十大皖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高供种供苗能力。鼓励产业示范基地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下的规范化建设。

微信图片_20201020174313

与此同时,我省还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建设加工基地,加强采收、净选、切制、干燥、分级、保鲜、包装、贮藏等设施建设,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支持“十大皖药”建设单位打造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中药品牌。此外,在政策方面,也要优先为“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安排相关科研和产业项目,给予示范基地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政策支持。扩大“十大皖药”影响力,唱响绿色道地皖药品牌。(程茂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