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的交通,漂亮的房屋,美丽整洁的庭院……走进宿州市埇桥区汴河街道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崭新而又生机焕发的喜人景象。
自脱贫攻坚以来,汴河街道办事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贫困,奉献大爱,按照要求,不失时机推出组合式扶贫战略,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迅速地驶入快车道——曾经的危旧土坯房换成了一栋栋小洋房;传统农业换成了一片片白色大棚现代农业产业园;2000名村民,在家门口上岗就业,走上脱贫路,圆上致富梦。
马梨园村种植大户马胜昔,流转土地3000多亩,种植优质葡萄、梨树、莲藕等作物,带动11个贫困户和3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园区打工就业。贫困户马心玉高兴地说:“俺老两口在马胜昔葡萄园里打工就业,不但能照顾家庭和孩子,一天还能挣60元钱,一年下来收入二三万元,脱贫不是梦。”
马梨村贫困户张磊,得到扶贫资金后,养鸭2万多只,早在2015年就实现了脱贫致富梦。贫困户张守幸拿到扶贫资金后,把钱用在刀刃上,发展甜玉米和蔬菜种植,由于有技术人的勤奋,他2017年实现脱贫致富梦。
杨圩村发展100亩水产养殖,每亩水面收入达3万以上。组织上千名农村剩余劳力、困难群众、贫困户在家门口的绿色家居产业园上岗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农民变产业工人。在杨圩村,打工就业、养殖种植脱贫致富的农民蔚然成风。
近年来,汴河街道精诚团结,艰苦拼搏,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真扶贫,持贫真。2013年底,汴河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568户1315人,截止2019年已脱贫554户1292人,未脱贫户14户23人,街道党员干部正在手牵手结对,心贴心帮助,争取早早圆上他们的脱贫致富梦。
“汴河街道扶贫,改变的不仅是贫困乡村的面貌,贫困群众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勤劳致富的意识深入人心,创业创新的观念深入人心。”街道党工委书记马军、街道办事处主任孙本合共同说。(张成伍 王营)(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