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朱祖红是山南镇馆北村一名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到2020年7月20日中午,他已在山南镇抗洪抢险一线上连续工作了三天,雨打湿的头发与汗浸湿的衣服都无法打断他运送沙袋的沉稳步伐。
持续的阴雨天,让塘、坝、河流的水位都快速上涨,朱祖红十分担心,主动向村里请缨,为村里分担巡河的任务。7月18日,大雨连续不停地下,焦灼不安的他又穿上胶鞋,打着伞,拿起铁锹,去河边与同事换班。但这一次,情况变得不容乐观,雨突然像竹竿一样往河里插,眼看着河水快速上涨,就要漫过河堤了,朱祖红一边打电话通知村里赶快组织人员过来,一边就拿起铁锹干了起来。没一会儿,朱祖红就被雨水模糊了视线,他也管不了那么多,闷声只顾堆土,一心只想拦水。很快,村民们就赶来了,他也没有休息片刻,和大部队一起,挖土、扛袋子,一刻也不放松,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当天下午终于消除了险情。
回到家后,一向身强体健的朱祖红喷嚏一个连着一个地打,但他丝毫不在意。吃完晚饭,朱祖红又离开了家,因为地势较低的丰乐河龙嘴圩段的水情十分危急,馆北村准备召集二十个志愿者随时待命,必要时前往支援,朱祖红第一个毛遂自荐。在他看来,只要能消除水灾,护住农民的庄家地,个人的小小牺牲根本不值一提。
就这样,朱祖红在19日的凌晨1点钟来到了龙嘴圩开始了更危险的抗洪抢险工作。像朱祖红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前,不分昼夜,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何为担当,何为使命,正所谓洪水无情人有情,他们是这个雨季最美的“逆流者”!(吴勤 董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