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以来,极端暴雨连续侵袭江淮大地,7月18日,六安、金寨日降雨量分别达290毫米、309.5毫米,创当地观测史单日降雨量记录之最,皖西大地低洼地带内涝严重,一片泽国。
汛情就是命令,霍邱县冯瓴乡龚岗村驻村工作队全体同志在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杨林发的带领下,以坚定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他们未雨绸缪,精心制定预案,力争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他们凝聚基层力量,组成坚实的抗洪救灾战斗堡垒;他们深入前线,上阵指挥,始终同受灾群众战斗在一起,共克时艰;他们参加抗洪抢险夜班值守、巡堤筑坝、动员村民撤离、转移洪水围困群众、安置安抚受灾村民,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跃动的“红马夹”
走进龚岗村马湾小圩堤坝,身着“红马夹”的党员志愿者,在“第一书记”杨林发的组织带领下,红的像一团团火焰,走到哪里,就把光和热送到哪里,党员队伍走到哪里,党旗就屹立在哪里。河水来势凶猛,马湾小圩堤坝面临严峻考验。看着堤坝内水位的不断上涨,杨队长心急如焚,他一面安排人员取土装袋加固堤坝,一面带领村干细心巡堤,排除隐患,他还亲自安排人员把党旗插到小圩堤坝上,此时,党员干部似乎更有斗志了,哪里有危险,党员干部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同志们的衣服汗湿了,脚皮磨破了,眼睛熬肿了,还有蚊虫骚扰,担心毒蛇出没。然而,工作队和党员同志们,没有一位叫苦,没有一人退缩,夜深了,风雨仍然交加,河水仍在上涨,同志们默默咬牙坚守,相互鼓励。
心痛的撤离
7月19日下午,眼看水位还在上涨,居高不下,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商量,经请示冯瓴乡党委、政府领导,果断决定组织圩内群众搬家撤离。按照预案,把所有参加防汛同志分成两组,一组继续坚守冯瓴中心小学大门前左单路的主圩坝,为群众安全撤离争取时间,一组分头安排村民组长挨家挨户告知村民搬家转移,对思想不通的群众,有的反复几次上门。村民们看着快要到手的庄稼和熟花花的牲口含泪不愿离开,工作队员和村干的眼眶也湿润了,但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依然坚持多次上门劝说动员,通过各种方式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思想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一部分心智开明的群众终于知情同意配合离开了。
把安全留给群众
洪水肆虐,洪灾无情。汹涌的洪水终于漫过了堤坝,普通的民房在一两个时辰内便不见了屋顶,龚岗村村民忙活了半年就要收获的5000余亩庄稼葬身水底。县委领导来啦,解放军来啦,消防救援队来啦,冯瓴乡党委、政府领导始终坚持在现场一线指挥,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杨林发,专干张浩同志奋勇当先,挺身而出,面对汹涌的洪水,不畏惧,不退缩,坚持为救援队同志领航带路,用冲锋舟一次次深入波涛汹涌的洪水中冒险寻找救援洪水围困的群众,他们的衣服湿透了,嗓子喊哑了,脚底磨破了,还有的少数被围困群众不理解,不愿离开。但救援队员们怀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带着委屈和耐心一遍遍、一趟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把他们接送到安全地带。
滂沱大雨中,副队长彭德华同志用自己的私家车一趟趟把救援到岸的受灾群众从后岗转运到冯瓴乡中心小学,集中安置。经过2天1夜的艰苦救援,共计67户、16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79人)被围困群众全部安全撤离,此时参加抗洪抢险的同志已经连续战斗了4天4夜。(冯瓴乡龚岗村驻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