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埇桥: 就业“组合拳”拆断“贫困链”
来源: 2020-07-20 15:18:05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

近年来,埇桥区以实施就业脱贫工程为抓手,一方面引导企业到贫困村兴办扶贫工厂,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公益岗位,打出就业扶贫“组合拳”,有效带动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在杨庄乡林庄村扶贫工厂,村民陈曼曼正在紧张忙碌着。陈曼曼家里五口人,以前全家靠丈夫一个人在外务工支撑整个家庭生活开支。现在,陈曼曼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夫妻俩都有工作、有钱挣,生活压力减轻了很多。“在家门口工厂里干活,现在我一个月也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还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照顾家庭,真是太方便了。”陈曼曼说。

陈曼曼就业的扶贫工厂,由林庄村返乡创业青年韩星龙创办,工厂优先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同时带动村民务工增收。“现在最想把订单搞得多,订单多了,就能吸收群众到厂里就业,就能给工人发工资,就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韩星龙现在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韩星龙创办的扶贫工厂不仅为当地许多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为村集体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我们把这个闲置和废弃的老村部,充分利用起来建立了扶贫工厂,并吸纳周围的村民和贫困户来这就业,我们村的集体经济也随之壮大了。”林庄村党总支书记杜文杰说。

林庄村贫困户就业除了有扶贫工厂,还有许多公益性岗位。脱贫户韩立峰早年因病致贫。去年村里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他和其他几位村民做了保洁员。而且,韩立峰还在村里的扶贫工厂打零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现在,杨庄乡像韩立峰因为公益性岗位而就业增收的还有近200人。据杨庄乡社保所所长秦兰霞介绍,全乡共开发了192个公益岗位,安置一些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在村里担任光伏管理员、护河员、护林员、环卫工等岗位,带动了许多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只有稳定就业,才能增收脱贫。截至目前,埇桥全区已建成126个就业扶贫工厂,吸纳2480人就业。2019年以来,全区人社部门共开发公益岗位5558个,发放岗位补贴5346.414万元,让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也有了稳定收入。(杨立冬 韩伟)(安徽日报驻宿州记者站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