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乔亭村第一书记的三双鞋
来源: 2020-07-09 09:22:32 责编: 喻寒松

​近日,笔者走进旌德县蔡家桥镇乔亭村第一书记王琪在村部的宿舍,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床下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三双鞋:运动鞋、雨鞋、皮鞋各一双。

2018年10月,原本在县信访局任职的王琪被下派到乔亭村担任第一书记,下派的第二天,他便在村部备好了这三双鞋。近两年时间内,这三双鞋陪伴着他走遍了乔亭村的每个角落,见证了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一双运动鞋,日行万步解民忧

作为全县非贫困村中贫困户最多的一个村,乔亭村不但人口多,而且面积大。2018年,乔亭村有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47人。王书记下派之初便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遍访。由于村内贫困户居住分散,部分村民组地处偏僻,无法通车,更有个别贫困户住在人烟稀少的山头上,但他坚持每一户都要跑到,没法开车、骑车的地方就用脚走,穿着他的那双运动鞋,坚持把73户贫困户跑了个遍。

他说:“必须亲自去看看,了解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才能精准帮扶,精准施策。”走访贫困户已经成了王书记每日的基本任务,每天都要走访几户贫困户,即便没什么重要事,他也要上门去看看,和贫困户们拉拉家常,听听他们的诉求和需要。正因为他的这个习惯,村干部们都亲切地叫他“万步书记”,因为他每日行走的路程基本上都在一万步以上。

一双旧雨鞋,泥路坎坷不退缩

现在,穿雨鞋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对于王书记来说,雨鞋却是他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说起王书记的这双雨鞋,还真有点历史了。2012年8月,他来到了云乐镇陈岭村成为了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农村道路不像城里,处处都是柏油水泥,不少山间小路都是泥巴路,一旦下雨便泥泞难行。这样的工作环境,雨鞋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于是,他买了一双雨鞋,担任村官三年,这双雨鞋也陪伴了他三年,走遍了陈岭村的每一条蜿蜒小路。

2018年10月,王书记来到乔亭村工作的第二天,便从家中的一堆旧鞋子里翻出了自己的这双旧雨鞋。他看着自己好几年没穿过的旧鞋子笑了:“还好当初没丢,现在又派上用场了。”

2019年,旌德县的梅雨季节如同往年一样漫长,山间地形易发生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蔡家桥镇高度重视梅雨季节的防汛防灾工作,而乔亭村更有一项艰巨的任务。在乔亭村上川上游水库附近,有6户人家处于地质灾害点范围内。为了将村民们搬离地质灾害点,王书记穿着他的旧雨鞋陪同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地上门做思想工作,在多日的努力下,乔亭村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6户人家的搬迁工作。

一双亮皮鞋,精神面貌不能丢

在乡村工作,皮鞋似乎用处并不大,但是王书记却一直放着一双亮锃锃的皮鞋在村部。他说:“这双皮鞋是平时到原单位的时候穿的,在乡下可以穿的随意些,好与老百姓打交道,回到上面,还是要保持一个干部良好的精神面貌的,不能懒散懈怠。”

虽然下派到村里工作,但是王书记平日里还是时常到自己的 “老东家”县信访局去串串门子,有时候是为了村内老百姓上访去了解情况,有时候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余热”找“老东家”借点办公物资支援村部,如办公用纸、本子书籍、二手打印机……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还“搬”下来500只口罩,帮助村里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王书记的“借”物资行为时常被局里同事拿来说笑,以至于局里领导一看到他便忍不住笑着问:“哟,小王,又来打秋风呢!”(李志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