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吃粽子、系五彩、挂香包……为迎接端午佳节,进一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德市柏垫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6月20日下午,一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该镇凤桥社区君泰山庄举行,现场精心设置了端午民俗文化体验区,安排了包粽子、制作绿豆糕、绣香囊、投壶、手工龙舟制作等端午特色民俗活动。
“像这样,两片粽叶在左手中并列拿好,右手持粽叶外侧,双手相互配合向内弯曲……”在包粽子区,志愿者们一边讲解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一边手把手教居民包粽子,不一会儿,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成形了;不远处,穿针引线、装香料、锁包边、绑挂绳,围观群众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认真绣着香囊,一个个精致立体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
“同学们,这是艾草,这是菖蒲,它们可是古人‘驱邪辟疫’两大的法宝。农历五月又俗称‘毒月’,此时已经进入暑季,毒虫杂菌繁殖迅速,人很容易患病。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常采集一些草药,或是悬挂,或是佩戴,或是洗浴,或是服食,以求祛病强身。”6月22日上午,另一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柏垫中学开展,活动现场,该镇柏垫社区志愿者罗曼向小朋友们介绍着艾草、菖蒲。
志愿者的一番讲解后,一场热闹非凡的绿豆糕制作活动便开始了,柏垫中学的10多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有的揉捏绿豆泥,有的按压模具。大家时而互相“取经”,时而“互换工种”,相互探讨着制作技巧,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半个多小时后,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绿豆糕就“出炉”了。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但学会了如何制作绿豆糕,锻炼和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获益匪浅。(徐泽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