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一大早,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大卡组的霍阿宝就和妻子来到茶园里,开沟、铺设管道,安装喷头。“今年把茶园装上喷灌设备,到三伏天就不怕干旱了,明年的春茶丰收也有保障了。”看着满园绿油油的茶树,霍阿宝笑着说。
2014年,因为小儿子残疾,霍阿宝家被整户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子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霍阿宝夫妇早已到了花甲之年,怎样摘掉贫困帽子,过好将来的生活,霍阿宝想到了自己种植的茶叶。“我们和江苏溧阳交界,受那边的白茶产业影响,我在2003年左右就开始种白茶,当时只种了2亩多地,后来听说政府鼓励发展白茶,我就扩大了规模。”霍阿宝说。
早年间,霍阿宝经常到江苏溧阳帮助别人栽种茶叶,看到那边日渐红火的白茶市场,霍阿宝率先在村里种上了白茶,但是因为产量小,没有客商上门收购鲜叶,霍阿宝只好每天把采摘的鲜叶送到溧阳茶叶交易市场,同样是因为量小,霍阿宝的茶叶在市场没有销路。“只有成片规模种植,产量上来了,才能赢得市场。”经过几年的摸索,霍阿宝深有感触。
2014年,当地政府扶持白茶产业,给予种植户每亩600元的补助。霍阿宝抓住这个机会,一下子发展了11亩地的白茶,茶树种下后,霍阿宝整天在茶园里,锄草、浇水、施肥,精心培育着一颗颗幼小的茶苗,他还经常参加乡、村举办的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到江苏的种植大户去取经,十几亩茶园被他打理得生机勃勃,2015年,霍阿宝的白茶净收入4万多元,当年成功摘掉贫困帽子。
霍阿宝种白茶过上好日子,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也纷纷开垦荒山种白茶。不懂技术,霍阿宝就主动到茶园手把手指导,没有销路,霍阿宝帮忙联系客户。霍阿宝所在的大卡村民组有25户村民,目前有18户村民都种植了白茶,村民组的白茶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0亩,发展到现在的400亩。因为有了一定的产量,加上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他们的白茶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今年春茶采摘期间,江苏溧阳的许多客商都上门收购鲜叶,许多村民还把自家的鲜叶和成品茶拿到霍阿宝家,请他代销 。
茶叶不愁销路了,大家干劲更足了,近几年,霍阿宝又增加了白茶种植面积,目前已经达到18亩。考虑到高山茶园容易遭受干旱,今年春茶采摘一结束,霍阿宝就牵头和村里的种植户商量,共同投资20多万元,把茶园里都装上喷灌,这样既节约用水、省时省力、还能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现在全村已经没有荒山头,到处是碧绿的茶园。按照茶叶丰产期每亩1200斤鲜叶计算,我们村民组每年茶叶产值达到2800多万元,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霍阿宝开心地说。(夏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