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万宝是宣城市宣州区五星乡刘福村里川村民组村民,家中有4口人,儿子、媳妇和一个小孙子,老伴去世多年,家里有耕地2.4亩。以前老何靠耕种2.4亩地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种植结构模式为一季小麦一季晚稻。“一年下来,每亩的种植纯收入也只有1000多元,日子过得比较拮据。”
2014年,老何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五星乡党委、政府按照上级的部署将脱贫攻坚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乡、村两级党组织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搞特色种养,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家庭收入。五星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乡扶贫办、刘福村党委经过深入了解,掌握到了何万宝家的具体情况,老何身体还挺硬朗,像这样的贫困户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其造血功能,通过产业扶持政策激发其内生动力。
于是,工作人员就多次上门和老何谈心、沟通,动员他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将种植茬口由一季小麦到一季晚稻调整为一季早稻到一季压土芹芽。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老何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五星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乡扶贫办经过调查研究,将何万宝纳入了自营发展特色种养业精准扶贫产业到户项目中。在确定了通过农业产业到户政策对贫困户何万宝进行扶持的同时,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对自营类贫困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举办了两轮特色种养业自种自养贫困户培训班,对贫困户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班特邀了该区农业农村局的相关农业技术专家前来授课。同时还组织该区乡、村农业技术人员上门入户,对贫困户进行入户指导培训。
何万宝今年分别在该区五星乡政府和刘福村委会参加了两轮技术培训。两轮技术培训后,该区五星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周梅荣还多次上门,进一步对何元宝进行入户指导和强化培训。
最终,老何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喜悦。“一年下来, 2.4亩耕地收成可观,仅一季压土芹芽销售收入就达到了25000元,纯收入达20000元呢!”实现了稳定脱贫的老何喜滋滋地说。(宣萱)